《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低空空域改革等八大举措,“含金量”十足,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记者了解到,《意见》之后,相关部门还会出台多个配套文件,军民融合下半年或将进入政策“红利”密集期。在军工领域分析人士看来,军民融合战略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格局,开启数个万亿计产业,这也将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政策“红利”扑面而来
《意见》从八个大方面力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比翼双飞,包括:加强基础领域各种资源的统筹;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加强社会服务统筹,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强化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等。
记者了解到,近期相关部门已在加快推动军民融合。
6月份以来,国防科工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军工行业标准化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军民双向转移转化等等。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航经济规模超万亿、开放3000 米以下空域、简化审批流程等多项目标和供给侧改革措施。还在网络安全、北斗卫星导航、商用航天等产业方面,给予诸多政策引导。
记者注意到,这些产业政策恰恰与《意见》相呼应。例如,《意见》提出“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地理信息资料成果定期汇交和位置服务站网共享机制”等。对此,航天科工集团一院航天泰坦公司总经理倪金生对记者说,该公司正致力于空间信息服务,打造全球地图服务系统等平台,将航天相关技术商业化,满足全世界各类需求。
多个万亿产业板块开启
军工技术商业化是大势所趋,更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新技术不仅能满足需求,更能创造需求。不久前,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撰文指出,需求牵引是军民融合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且需求是军和民双向的。
一些军工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军民融合”战略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格局,开启数个万亿计产业。
中航工业航电股份董事长卢广山对上证报记者说,军工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当前非常火爆的虚拟现实(VR)技术,最早的应用就是在战斗机头盔瞄准具上并且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凭借技术优势,已布局了包括虚拟现实、机器人、无人机、新材料、智能穿戴、医疗健康在内的六大产业。”他说,从目前来看,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前景极为广阔,市场规模无不以万亿元计。仅就通用航空而言,就有数万亿的产业规模。另外,如北斗卫星导航、商业航天发射、网络安全等,每一个产业都是以万亿计的规模。
除此以外,《意见》确定的“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等在资本层面的运作,更是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有利于相关产业板块做强做大。有机构统计,目前十大军工集团总体资产证券化率大约25%,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而据记者观察,目前十一大军工企业都在积极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包括中国电子、中国电科、航天科工、中航工业等军工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有整合动作,方向正是专业化、板块化、产业化。
另外,“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也在计划之中,作为军工优质资产,其证券化必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一位军工央企中层管理者对记者如是说。
- 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20GW
- 发改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全面启动
- 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 打破行业封闭
- 二季度85城市地价上涨 上海增速高达21.46
- 北京土地供应面积减少 去年土地收入同比降逾1/
- 人社部就业司发布“10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6.34岁
- 民政部:网络募捐平台将择优指定
- PPP模式破局六盘水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马路拉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