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占用农地长达8年,相关部门所开出的罚单,却低至“每平方米1元”。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几乎是对不法行径的变相鼓励。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国土部门连下4道处罚决定书之后,“非法占地”的闹剧非但未被遏制,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就不难理解了。面对这一赤裸裸的土地违法案件,当地主管机构的弱势和容忍,不禁令人生疑。
对于开出的近乎儿戏的“罚单”,阳东区国土局也自有一套说辞。其解释称,按照法律规定,对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处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罚款,“1元钱符合标准”。此番说辞看似循章引据,实则让人哭笑不得:难道30元以下的限额,就非得意味着,低至1元的象征性罚款吗?要知道,行政处罚所具备的自由裁量空间,绝不是为了给违法者大开方便之门。如若罚单每每“就低不就高”,又何以惩戒不法行为、弥补损失?
其实,当地针对此事所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荒诞之处并非只有“罚款太少”。另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在于,阳东区国土局,并未责令当事方退还非法占用的农地。这一举动,无异于变相承认了“土地使用权变更”“用地性质发生变化”的既成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整个过程中,土地执法非但没有制止违法行为,反倒起到了“为之洗白、将之合法化”的作用。
对于一起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的土地违法案件,为何当地职能部门屡屡表现出犹豫不决、投鼠忌器?或许是因为,这一起非法占地的活动,并未引起失地农民的强烈民意反弹,故而主管机构索性“懒得多事”?又或许是因为,此一土地开发项目,涉及了地方建设发展的“大局利益”,故而国土部门也就“便宜行事”了?还是有其他私人猫腻?可能的原因不外乎几种,但哪一种显然都站不住脚。
土地执法,本应基于相关的土地法规严格执行。如果掺杂了暧昧的利益算计,必然变得畏首畏尾,甚至于有选择性地执法,势必会造成恶效应、副作用。从长远来看,土地执法的过程只有遵循一致的标准、保持执法尺度的稳定性,才能真正捍卫良性的用地秩序。特别是对于农业土地的保护,更是要强调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因为众所周知,农民群体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其并不具备足够的议价能力。在开发商和某些违法乱纪者的面前,农民群体缺乏守护住自家土地的能力。如果土地主管部门不能在涉农土地纠纷中秉持公正公平立场,还容易衍生出后续的一系列冲突事件。
- 需做好监测预警 稳定汛期物价
- 中国经济半年数据公布 下半年将扩大总需求
- 机构预测二季度GDP增速放缓至6.6% 未来政
- 瑞银预计今年内地经济增长为6.6%
- 上半年GDP料增6.7% 下半年稳增长需倚民间
- 清理失效性政策文件,为改革腾出空间
- 要学会适应消费被手机“绑架”的现实
- 周亚伟: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的建设
- 新华社再度发文批宜家:你的傲慢都伤害了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