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战略枢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未来十年,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必须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瞄准抢占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全球城市体系竞争的制高点,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体系,成为连接全球城市体系中综合交通、科技创新重要节点,集中体现强大的经济辐射和扩散能力,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主力选手”。实现这些,键取决于能否建成高端发展要素集聚枢纽。为此,需要重新梳理和架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内在逻辑、行为边界、路径选择,即通过加快“三大战略枢纽”建设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进发展理念、制度、政策等一系列创新和变革,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生态。其一,打造“三大战略枢纽”是广州推动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结合的有力支撑。其二,打造“三大战略枢纽”是广州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打造经济动力源和增长极的战略路径。其三,打造“三大战略枢纽”是广州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建设“三大战略枢纽”目标及思路
未来一段时期,广州的发展将通过“三大战略枢纽”发展格局,把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有战略、有布局、有步骤地铺陈开来,以发展新空间承载发展新产业,以发展新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
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其战略方向和目标是:主要立足南沙新区、广州港,聚焦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海港、南沙枢纽、明珠湾、庆盛、南沙湾、蕉门河、万顷沙7个区块60平方公里建设,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加快黄埔临港经济区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结合城市综合开发,加强城市生活、商务、休闲功能,重点打造临港总部经济和港航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实现以服务国内市场为主向服务国际市场为主转移,由基本航运服务向高端航运服务转移,把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成集聚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航运中心。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其战略方向和目标是: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依托,加快白云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空港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协调军民航运机场布局优化,改善白云机场空域条件,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提升客货中转能力。加快推动广州及周边低空空域划设,推动低空空域便利化、商业化运营,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全球、承载力强的国际空港。加快推动空港经济区13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重点发展直接服务、依托航空运输的高端产业及临空经济,发展“航空+”新业态,带动与航空运输密切联系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壮大临空总部经济、跨境电商、临空型高技术产业、远程健康服务、低空服务,推动把广州建成为国际航空总部集聚区、跨境电子商务门户、航空健康医疗基地和低空公共服务中心。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其战略方向和目标是:立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聚焦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民营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天河智慧城等“北斗七星”重点功能区布局,加强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提供高端服务,实现知识创新产业化链的顺畅运转和良性循环,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知识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建立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创造产出、转化、孵化、产业化的有效机制,重点发展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新兴产业基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 新华社再度发文批宜家:你的傲慢都伤害了谁
- 经济政策成为澳大选重要筹码
- “超级工程”的力量和震撼
- 科技实力,让我们一起拥有实现梦想的信心
- WTO报告预测今年第三季度世界贸易增长仍将持续
- 万科股权之争绕不过的监管有哪一些?
- 黄益平:所有经济部门都应该市场化
- 冯峰:优秀人才是成功立业的关键资源
- 税务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营改增前民间投资下降属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