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股民在想进入炒股之前,都很想知道股票交易费用计算方法,主要是害怕到时候被坑,特别是在网上交易的股民,交易费用的计算一定要弄清楚。
当你准备进入股市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券商开户,这个时候开始了解到了佣金的说法,万二还是万三又或者是万一点五,根据选择不同收取费率可能也不同。但是除了佣金,股票交易过程中都会产生哪些手续费用?它们对应的标准又是什么?本文重点为大家盘点一下。
股票交易费用种类有哪些?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资者之间按照市场价格对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所进行的买卖,包括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股票公开转让的场所首先是证券交易所。中国大陆仅有两家交易所,即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规定的费率有三类:
印花税:卖出金额的0.1%,只在卖出时收取,此为国家税收,全国统一。
券商佣金:佣金0.3%-0.02%,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买卖时都收取)。
过户费:深圳交易所无此项费用,上海交易所收费标准(每1000股收取1元,不足1000股按1元收取)。
其他费用:包括委托费、通讯费、经手费等,一般包括在券商佣金里,具体各家券商不一样。
股票交易手续费怎么计算?
举个例子:假设小明买入10000股,每股票价格为10元,买入股票所用金额:10元/股×10000股=100000元。
过户费:10000×1‰=10元(沪市股票计算,深市为0);
交易佣金:100000×3‰=300元(按最高标准计算,正常情况下都小于这个值);
买入总成本:100000元+300元+10元=100310元(买入10000股,每股10元,所需总资金)
那么每股多少钱卖出才不赔?
可按如下公式计算:(买入总成本+卖出过户费)÷(1-印花税率-交易佣金率)÷股票数量=(100310元+10元)÷(1-0.001-0.003)÷10000=10.07228916元
=10.07元(四舍五入)。
若 以10.08每股卖出价格计算:股票金额:10.08元/股×10000股=100800元;印花税:100800元×1‰=100.8元;过户 费:0.001元×10000股=10元;交易佣金:100800元×3‰=302.4元;卖出后收入:100800元-100.8元-10元 -302.4元=100386.8元;
最终实际盈利为:卖出后收入-买入总成本=100386.8-100310=76.8元;
注意:佣金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您的交易!
佣金的重要性,见下表,以股票为例:
1、假如您的资金量为10万元,每月交易4次,佣金为1‰、2‰、3‰等三种费率情况下的交易成本节约一览表:
2、假如您资金量为10万元,每月交易20次,佣金为1‰、2‰、3‰等三种费率情况下的交易成本节约一览表:
股票交易成本怎么计算?
每一支股票的“成本价”不是你每次操作的成本价,而是综合了你第一次开始所有操作(如果你连续操作没有空仓过)的总的盈利或亏损情况,再除你的本金得出来的。
22元买进400股, 跌倒8元,补仓500股的时候,成本价是这样算的:(22*400+500*14)/900=14.2222元。当你卖出400股的时候成本价是这样计算的:[(22*400+500*14)-400*14]/500=14.4元。
股票红利税如何计算?
1、股票10送8派1.6元,你有10000股票,送:10000*(8/10)=8000股,红利税按股票面值1元计征20%个得税:8000*1*20%=1600元
2、派1.6元:10000*(1.6/10)=1600
个得税:1600*20%=320元
实际你要交纳个得税=1600-1600-320=320。实际上,上市公司送的红利中,不会不够交税的,多数是送多的现金给你交税用,不会派1.6元,可能会派2元。
股票红利的计算是以股权登记日为准,不管你何时买卖了股票,只要股权登记日那天,你还持有可分红利的股票,根据当日持股数量之和,进行分红,不是分别计算,千万别被误导了。登记日结束(一般是第二天)就可以卖出股票,不影响分红。
股票投资回报率计算
1、首先计算某一个商业期满时你所拥有的财产额,称之为你的期末财产与A。
2、扣除你对该公司的最初投资额。最初投资额成为你的期始财产与B。
3、所得的结果再除以你的期始财产。
4、最后乘以100以表示你的回报的百分比。
公式:A-BB×100=ROI(投资回报率)。
- P2P行业最重判罚出现 投资者或仅能拿回3%
- 10元能买50万“大病保障”?
- 股票交易过程中除了佣金还有各种费用 如何计算?
- 如何基金定投?手把手教你
- 0.88元可保100万 支付宝账户安全险是“坑
- 分级基金是什么?3分钟带你了解
- 穿越到古代 十万元现金能买什么?
- 又一家上海P2P平台被曝老板失联
- 黄金还在上涨?四类基金投资攻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