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的姚老板他真的是一个赌徒吗?
2016-7-8 17:36:1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不过,如果我告诉你,宝能资金爆仓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你会相信吗?认为宝能当初介入万科只是头脑发热,如今则后悔不迭,这也是不经之谈。没错,赌徒的下场都不会好,不过,你要真的认为姚老板是一个赌徒,甚至还有些愚蠢、自不量力,我会认为你在逗我。
我告诉你,宝能在第二个跌停板尾盘杀入,更多的是表明一个不认输的姿态,无关于其他。
市场公认,宝能系在万科的平均持股成本约为15.5元,杠杆比率为1:4,这意味着,市场要看宝能杠杆资金爆仓的笑话,需要万科的股价跌到13元以下。出现这个结果的可能性有多大?7月7日万科A的收盘价是18.82,再有三个跌停板才能打到13.7,姑且不说宝能可以继续增持(几乎一定会),只是站在价值投资者的角度想一想,按照今年万科的A股分红每10股7.2元,13元的股价意味着万科的股息率能够达到5.5%,考虑到万科的优质资产和数百亿的账面现金,13元/股简直太便宜了。所以说,过度看空万科一定是不理智的,除非你认为A股市场缺少识货的投资者。
就万科的股价问题,有必要再带入一笔。在姚振华介入之前,万科的股价之所以长期低迷,那是被管理层压制的结果。万科管理层长期采取低分红的股东回报政策,当然,在万科事业合伙人的计划下,发给管理层买股票的奖金不会少,同时,低分红压制股价也便于万科事业合伙人计划对股票的低成本增持,对此,原大股东华润可能会隐忍,但万科的广大中小股东满不满意,还真不好说。不管低分红政策是否合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于万科的股价构成了严重的压制。姚振华介入后,今年万科无奈采取了积极的分红政策,不出意外,这在今后将得到延续,这对于万科的股价显然是有利的。
对于姚振华来说,买万科是物超所值,至于外界揣测的风险,姚振华在介入万科之前必然会有所考虑和筹划。万科的帐上长年趴着五、六百亿现金,万科的净资产回报率长期在20%左右、负债率又超级低,质地如此好的标的公司、而且股价又遭到人为压制的上市公司,环顾整个A股市场,除了万科还有谁呢?
大资本都是厌恶风险的,宝能系资金也不是例外,纯粹从资本回报的角度讲,姚老板不仅不是一个赌徒,而且是一个价值挖掘者,当然,对他个人的感情好恶,那是另外一回事。
姚振华对万科的大手笔介入,其实是进可攻、退可守,是一笔经过严格权衡后的合理买卖。宝能的胜算在于,资本市场是讲规则而不是谈情怀的地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宝能系资金的回报,预期最为美满的是,获得万科优质资产和账面现金的支配权,预期相对不太美满的是,通过一定的话语权,影响万科管理层提高与万科业绩相匹配的股票分红。至于,来自二级市场的持股亏与不亏,至少不是最主要的担心。很多人担心宝能系会血本无归,那绝对是散户思维。
在商言商,我们仅以预期不太美满的结局进行评估,作为万科的大股东,姚振华在万科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不是控制权,这种诉求落空的风险其实很小,也可以说几乎不存在。话语权是由股权决定的,这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万科的管理层虽然一直在对抗宝能,对此也不会有异议。一旦万科股权之争尘埃落定,宝能系在万科必然有自己发声的位置,他主张提高分红,至少广大的中小股东不仅不会反对、而且肯定会举双手赞同——那么,我们来算算,今后数年万科每年的分红起码都能维持在今年水平之上(每10股分红7.2元),即使以公认的宝能持股均价15.5元计,其股息率也能够达到4.6%。
要知道,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之下,现在的万能险年利率已经进入5.0时代(5%左右),借道信托、银行等机构融来的杠杆资金,其成本也大体在5%左右,可以说,即使是预期不太美满的结局,姚老板也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而且从中长期看,我国市场利率还将进一步下行,这也就意味着万能险的融资成本和杠杆资金成本也将进一步下行,但是,3—5年内起码万科的投资回报不会降低、股票分红更是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大股东针对分红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还是有的,中小股民也会双手欢迎)。
一个白手起家、挤身巨富行列的人,你能想象仅凭一个“赌”字,就能做得到吗?姚振华是一个精明、老道的生意人,而不是赌徒,实际上,生意人做到姚振华这一步,在资本决策中是尤其忌讳风险的。纯粹以资本规则判定,姚老板介入万科的这笔生意进可攻、退可守,区别只在于时间周期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多一点波折还是少一点波折。
- 麦当劳出售国内特许经营权,竞购名单里都有些谁?
- 大boss们给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你们怎么都看到
- 为啥担心人民币贬值,你反而该去做空欧元
- 阿里巴巴欲借豌豆荚洗牌应用分发市场,能否成功?
- 跟“老狐狸”索罗斯跑 你会输得很难看
- 黑天鹅来了,欧盟正在实施“邪恶报复”
- 银行上万亿难收回来的钱都去哪里了?
- 手机专利纠纷众生相:魅族直喊冤 小米收购 华为
- 宣传广告LOW到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玩页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