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垄断调查机构怀疑,1997年和2011年之间这些公司涉及勾结厂商并确定钢材的固定价格。大众汽车“排放门”丑闻后,这些公司还被指控同意“定时涨价来引进新的排放技术”。
汽车配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钢材。在同一辆车中,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板用在受力环境不同的位置,一些受力较大却不能使用粗厚钢板的位置使用强度最高的钢材。车用钢板现在也越来越薄,钢材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此外,许多钢铁企业为了应对新材料的冲击,积极和汽车企业合作开发能与铝合金、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抗衡的轻量化高强度钢。由于车用钢板的大客户就是汽车厂商,双方进行价格的合纵连横也易如反掌。
另一方面,一辆车由20000余个零配件组装而成,零部件采购在汽车供应链管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曾表示,零部件采购占到整车成本的70%左右。所以除了汽车厂商可能涉嫌操纵钢材价格之外,汽车零部件厂商达成同盟、维持一个高价格再报给车厂的行为事实上也是存在的。
2012年起,欧盟开始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展开反垄断调查。欧盟最开始对线束、乘员安全系统与轴承生产商进行调查,后来对生产热能系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展开突袭调查。
2013年7月,由于涉嫌结成垄断联盟并操纵产品价格,欧盟反垄断机构对日本矢崎、德国莱尼、日本矢崎下属的欧洲子公司S-Y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古河电气公司汽车零件商进行处罚。
今年1月,欧委会还就三菱、日立、电装公司(丰田集团子公司)等三家汽车配件生产厂商之间的卡特尔协议行为处以了1.38亿欧元的罚金。原因是,2004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这三家日本汽车配件生产商在各方的办公地点、餐厅或通过电话方式多次沟通,就汽车发电机和启动机等两项产品协调产品价格、分配客户、达成项目协议,以规避竞争。
欧盟的历史更高反垄断罚单直指欧洲各大卡车制造商。其理由是这些公司涉嫌操纵价格并推迟引入新的排放技术。外媒报道称,2014年,玛格丽特发布了针对DAF卡车、戴姆勒(Daimler)、依维柯(Iveco)、斯堪尼亚(Scania)、曼卡车(MAN)以及沃尔沃/雷诺(Volvo/Renault)的指控单初稿,其中4家公司现在已为此拨备高达26亿美元的准备金。
之前的欧盟最高罚款纪录之一是14亿欧元(约合18亿美元),这项罚款是2012年因为电视和电脑显示器管的制造商的垄断行为而征收。
- 汉能跨界玩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汽车量产资质和成本
- 庞大投资30亿抢占分时租赁 新能源或成为汽车经
- 中车承认出口新加坡地铁列车存在局部缺陷 但无安
- 讴歌品牌力不足 上半年月销不足200辆
- 中车召回出口新加坡26列地铁 因原材料问题致车
- 长安马自达因气囊存安全隐患召回部分马自达2汽车
- 一汽轿车答投资者问:当前是一汽轿车经营上极为困
- 大众为排放门支付天价罚金 近半网友关注中美双重
- 特斯拉再失约 产能目标难度颇大扩张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