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公布了美国排放门的民事诉讼和解协议细则。
大众宣布已与美国司法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加利福尼亚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聘请的原告律师达成了民事和解,将支付约150亿美元罚金解决排放门事件。
大约10个月前的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
排放丑闻爆发后,多名消费者委托律师提起集体诉讼,状告大众欺骗消费者,此外,美国司法部亦于今年1月起诉大众,涉及大众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近60万辆柴油车。
根据和解协议条款,大众将建立一个资金池,用来回购及维修搭载了2.0L TDI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门车辆”,这个资金池的最大金额将不超过100.3亿美元;将在3年内向一家环境基金组织支付27亿美元,用于消除超标尾气排放的影响;将在未来十年投资20亿美元,用于支持零排放车辆基础设施的研发、使用以及意识宣传;向美国的44个州赔偿近5.83亿美元,并向全美检察官协会(NAAG)赔偿2000万美元。
这是美国汽车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消费者集体诉讼和解案,也是美国历史上汽车厂商接到的最大罚单。
舆论关注度走势
舆论从6月24日起就开始关注大众因排放门支付天价和解金一事。
6月24日当天,新华社、人民网等就援引外媒报道称,大众可能要支付超过100万美元的和解金为排放门善后。
6月25日,更多媒体进一步报道,中新网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6月28日将公布和解方案的细则。
由于大众和相关部门并未最终签署和解协议,和解方案当时最终未定,舆论关注度并不很高。
6月26日至6月27日,舆论对此事的关注度还有所下滑。
6月28日,随着和解方案的细节披露,大众支付和解金的金额远超100万美元,将近150亿美元,创下了美国汽车行业民事和解金额之最。
和解方案的公布引发舆论对此事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新闻、微博和微信对此事的关注度均在6月28日达到高峰,且新闻和微博对此事的关注高峰持续到了6月29日,而微信关注高峰持续3天,到6月30日。
7月1日之后,舆论对此事的关注度整体开始下滑。
网友观点分析
随机抽取326名网友观点分析可知,近半数网友关注的焦点在于,大众为何愿意为排放门在美国支付如此高额的和解金,而在中国的速腾断轴事件中却仅仅是打个补丁而已。此外有超过三成的网友认为,大众排放门之后,大众在美国的市场表现下滑,中国将会是大众发力的重要市场,有不到一成的网友认为,大众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淡化公众对其排放造假的认知,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大众要解决排放门,不仅仅需要支付和解金,还有刑事诉讼未出结果。
大众为何在美处理排放门和在中国处理断轴事件的方式不同,占43.25%
网友北川光明:韩国汽车某品牌因说明书中平均油耗和实际油耗有出入即被美国罚了巨款,美国是汽车消费大国,有完善质量标准和保障保护体系。中国呢?太众问题车有没有?速腾断轴安全隐患有多大?仅仅打一个补丁,质监总局还批准了,国人抵制日货,事实上日本车却以质量和性价比走遍了全世界,国人应该总结!
排放门后大众要靠中国市场赚钱,占35.28%
网友Deep灬down:赔多少都无所谓,反正在中国几天就赚回来了。
大众未来要通过新的定位来淡化市场对其认知,占7.05%
网友汽车营销分析:自从大众排放门事件之后,大众就一直在寻求一个全新的品牌宣传定位和市场的品牌认知来淡化排放事件的冲击。大众的CEO Matthias Muller此前就曾表示,大众已经制定出了未来纯电动车型的发展计划,将在2025年之前推出30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大众需要付出的代价不止150亿美元,占7.67%
网友闲敲棋子落灯花1974:去年9月因大众尾气排放丑闻下台的前大众集团CEO文德恩面临刑事指控,最高可获刑5年。
高额赔偿会不会导致大众经营出问题,占3.68%
网友蕨代霜蛟:这样的赔偿金额难道不会导致崩溃倒闭么?
其他,占3.07%
媒体报道分析
媒体对此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有些媒体的关注点在于大众排放门是否完全因和解方案的出台而解决。
汽车产经网发表文章《大众“排放门”真的结束了吗?》,文中称,对于约8万辆3.0L排量的大众、奥迪及保时捷等受损车型的解决方案,在此次和解协议中并未提及。据了解,关于这些车辆的解决方案,目前大众汽车与美国监管机构还未能达成一致。
“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计1100万辆柴油动力汽车涉及排放事件,美国市场上受影响的车辆占总数比例不足百分之一,排放丑闻的重灾区则是在欧洲。然而大众汽车在欧洲采取的解决方案仅仅是召回维修受影响车辆,并未对消费者提出赔偿。厚此薄彼的做法,引发欧洲消费者不满。”文章表示,韩国、意大利、墨西哥、加拿大、法国、日本、印度、中国、英国、法国、挪威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均开展了对本国大众汽车的调查工作,虽然美国地区和解方案出台,但“排放门”在全球造成的影响想要修复,大众汽车还任重道远。
有些媒体关注大众在美国和解方案出台后,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反应。
《环球时报》报道称,据韩联社6月29日消息,大众集团周三宣布,不会就排放门事件对韩国车主作出赔偿,此举或将导致韩国消费者的失望与愤怒。奥迪韩国公司也与大众对外界公布一致的说法。奥迪与大众汽车韩国车主已向韩国环保部门提交请愿书,要求监管机构对奥迪与大众在韩国的全部车型展开尾气排放的测试。
有些媒体的关注点则在于,和解方案的执行会对大众今年的财务造成何种影响。
报道称,据估计,大众汽车今年的税前亏损将达13亿欧元,去年大众汽车的盈利达140.7亿欧元,大众汽车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下降5%。
还有媒体关注,排放门之后,大众未来将会怎样消除丑闻带来的影响。
报道称,内外交困下,大众全球CEO穆勒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相比问题频发的内燃车业务,纯电动车型的研发成了大众未来新的突破口,穆勒表示:“到2025年,计划推出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将大众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重塑企业形象。”
文章称:“此举被外界认为是大众用以弥补柴油发动机排放作弊的重要举措。按照规划,至2025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将跃升至200万到300万辆,占据大众集团总销量的25%。”
舆情点评
在此次舆情事件中,中国网友关注的并非大众排放门在美国的解决方案本身,而是关注为什么大众在美国会有这么“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在中国面临着DSG问题乃至速腾断轴问题时,大众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却那么不尽如人意。
从时间脉络上来看,大众排放门被美国监管机构曝光后,大众先是即刻承认错误、作出道歉、然后承诺配合调查,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共用约10个月时间。
至于速腾断轴问题,早在2012年新速腾上市之后,就陆续有车主反映后悬架在高速上断裂等问题,2014年4月,断轴事件频繁被媒体曝光,2014年7月,大众才首次就此事发表声明,称并非质量问题,而是个别问题,声明态度之生硬跃然纸上,即便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15年9月发布调查结果称新速腾后悬架有安全隐患,构成缺陷,大众方面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只是“打补丁”,即为问题车辆后轴纵臂加装金属衬板。
新速腾断轴问题出现将近3年,大众仍未能给出让车主满意的答复。当看到大众在美国处理排放门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后,中国消费者更加“寒心”。
有网友评论称,影响56万车主的“断轴门”系安全隐患,可大众只是打个“补丁”而已,“排放门”并不影响直接行车安全,大众却第一时间宣布暂停所有柴油车的销售。中美消费者在大众这里受到的待遇可是天壤之别啊。
但是,美国并非大众在全球的最重要市场,相反,大众的利润和销量严重依赖的是中国市场。2015年一季度时,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甚至占到了全球销量的40%。
为何即便如此,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仍无法得到大众足够重视,为何大众会对中美消费者区别对待?看看此次排放门的处理过程中美国监管层的做法,中国的监管层似乎也应该有一些反思。
而当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且在购车时的可选项越来越多,如果已经跌下了质量神坛的大众一味延续此前的“强硬”身姿,不对中国消费者有足够的重视,大众在华的销量很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 大众为排放门支付天价罚金 近半网友关注中美双重
- 特斯拉再失约 产能目标难度颇大扩张迫在眉睫
- 东风裕隆主力产品销量不振应变迟缓 难享SUV市
- 华泰恐难借新能源车脱困 分析称其规划结果常常落
- 特斯拉出货量首度出现下滑 拉长汽车交付时间
- 长安福特2020战略开局告急:5月销量挤出前十
- 现代起亚在华决策提速:调整在华进口车业务 缩减
- 特斯拉再出坏消息:首次出现出货量环比下降
- 特斯拉自动驾驶宣传互相矛盾 误导消费者引行业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