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要向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乱招手?
2016-7-6 17:50:3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扬手即停”似乎已经不能满足Google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追求了。他们需要系统读取更复杂的人类手势。
据Engadget报道,Google无人驾驶项目公布了6月份最新一期的研究报告,指出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升级了传感器系统,能更敏锐地监测周边自行车的行驶情况,甚至通过读取骑车者的手势,据此做出更精确的回避动作。
报告称, 升级后的传感器能读取和收集远处的自行车手的手势信号,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手势信号代表的动作 。“系统会记录骑手的手势信号,因此它可以更好地预测骑手在下一个路口会转弯还是直行。”
另外,传感器对周围物体种类的辨识能力也得到提升。它不仅能区分开行人、自行车、汽车,还能判断出自行车是山地胖胎自行车(Fatbike)还是普通自行车,甚至辨识出独轮车。
不同物体运动速度和轨迹不同,对物体种类的细分,能为无人驾驶系统地做出更精确的判断提供参考。而且 更清晰的判断能力,能让无人驾驶车辆和自行车道、人行道保持距离。
机器学习算法的运用更让Google无人驾驶汽车拥有了“越学越精”的判断力。大量“实战经验”积累下,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形成自行车、行人、车辆的运动模式,更高效地规避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
报告还承认,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在最近一个月内发生了两起刮擦事故。一起是因为旁边车辆的不安全变道,刮蹭到Google无人驾驶汽车车侧。另外一起则是在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等待转向的时候被后车低速追尾。
尽管两起事故都不是无人驾驶汽车的“锅”,但外界对无人驾驶系统造成的事故敏感度都很高。
今年7月1日的特斯拉第一起致死车祸,正式公众引发了对无人驾驶技术“命里注定”的质疑。驾驶员Joshua Brown驾驶着特斯拉Model S,从侧面撞上了一辆18轮大型货车。车从后轮的空隙中直接穿过,顶部被掀翻,致驾驶员当场死亡。
作为一项深入日常生活又攸关生死的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天生自带“被质疑”属性。而 不休止的质疑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并向公众证明,这种进步可以换算成安全度来消弭。
这份6月报告还指出,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将要学会观察更复杂的人类行为,比如、骑车者为了避开一扇开着的车门而选择进入机动车道的行为,以及逆向骑行、违规变道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 航母计划背后:百度正在一步一步突破搜索推广依赖
- 苹果公司为iOS 10再增添新功能:可注册成为
- 边看文章边撕逼,享问的玩法比分答有趣更多了
- 互联网支付现踏在风口上?
- 为什么说创业公司在财务上必须保守?
- Facebook Live越来越火,得到英国知
- 进击的硬件:一体机对标iMac,Surface
- 关于人工智能的10大惊人事实
- 全球8500万台安卓手机感染病毒,幕后黑手是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