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这是普惠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的建议,对行业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普惠金融将迎来改革的黄金发展期。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和国家及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正是应对新常态的有力举措。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冲击并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行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又为金融行业创造着新的发展机遇,金融行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大转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正是当前金融行业适应供给侧改革及自身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之一。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本次年会旨在积极寻找2016年普惠金融的最佳商业模式,探索服务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农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本届年会邀请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业内专家围绕金融扶贫、分享经济等普惠金融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新华网副总裁魏紫川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资源更多向普惠层面供给,构建有效完善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就是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包括各类金融组织机构及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在内的分工协作、互补竞合、共生共荣的金融生态圈。
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年会获得了来自银行、保险、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公司积极响应。为此,本届年会还举行了普惠金融小镇建设启动仪式,在全国范围了寻找并发现普惠金融小镇。通过探访普惠金融足迹,新华网拟以案例引领的方式为中国普惠金融的落地找到更好的方式。
2015年,新华网敏锐关注到普惠金融将在中国迎来新时代的趋势,率先在业内举办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年会。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未来,中国普惠金融年会将每年举办一次,打造普惠金融的顶级盛会。
- 上市央企投资频失误 中海油盲目花142亿并购外
- 民间投资增速下行:各地逐步取消或弱化楼市“双限
- 为什么美国科技巨头纷纷押注非洲?
- 民间资本游走灰色金融地带:借20万写50万借条
- 新加坡A50指数期货受境外投资者青睐:加剧A股
- 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券风险正在持续发酵
- 银行“两高一剩”产能授信缩减 部分银行去年授信
- 首付贷穿上“新马甲” 网签价配合贷款需求订制
- 央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比较稳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