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从事医疗旅游PPP项目的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投资公司人士在会上向记者表示,PPP项目的引入是全球未来医疗旅游竞争的关键,医疗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信用和质量,政府介入该领域投资项目将提供最好的信用“背书”和长期回报的预期。
该人士提醒,医疗旅游是外向型产业,其PPP规则要注重国际规则通行性,这将增强医疗旅游项目的投资吸引力,甚至会吸引海外资本的参与热情。同时,随着国际间往来密切,PPP规则国际化能够为项目带来持续性,这符合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长周期属性。
“借助PPP模式,印度五年来在医疗旅游产业已经实现翻番,在全球多个地方完全有能力复制这种高增长。中国出于自身市惩资源优势,有能力借助PPP模式成为全球医疗旅游业的领导者。”他说,“海外资本目前对该领域都很关注,投资活动也很活跃,未来5年是行业发展的高速期,也是争夺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期。”
世界医疗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乔纳森·埃德尔海特表示,该产业还存在投资缺口,引入PPP模式能带动未来更多私人资本的助推。谈及PPP对医疗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他说,“有PPP模式,对当地医疗业和旅游业的品牌形象将有良好的集束效应,吸引金融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医疗专家等资源。”
埃德尔海特援引该协会报告称,全球医疗旅游产业未来年增速有望保持15%-25%的高增长率。与会的业内专家预计,国际医疗旅游市场份额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
另外,对于如何助力发展医疗旅游业,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何界生表示,医疗旅游实现跨界共赢,需要专业的金融机构支持,宜推进金融投资与各类医疗健康机构的对接,发挥金融保险社会化健康服务管理的功能,宜针对健康旅游目的地建立旅游健康保险服务。
最后,为在全球医疗旅游业取得优势,专家建议做到差异化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胜田表示,医疗旅游的战略定位在行业高速发展期不能忽视。
来自中信医疗公司的张自力表示,从一个投资者视角来看,发展医疗旅游潜力巨大。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境接受医疗或者健康服务,自2012年开始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医疗旅游最大消费国。
- 家庭签约医生健康档案谨防成“死档”
- 北京市将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家庭签约服务
- 药企监管趋严促使行业规范发展
- 反垄断之剑指向医药领域 遏制药品价格“商量涨”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启动在即大型检查费用降幅最高或
-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即 大型检查费用降幅最高或超
- 200城市试点药品零差价:不靠卖药,医院运营困
- 5药企获批定点生产3类短缺药 专家称效果难显现
- 医保移动支付三巨头暗战 深圳成必争之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