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钢的体量也十分庞大,除武汉本部外,旗下主要有武钢鄂钢、昆钢和防城港钢铁基地。2015年,武钢以粗钢产量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
记者注意到,按产量计算,新的企业将至少具备6000万吨的年粗钢生产能力,变成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超级巨无霸,相较于全国8.04亿吨的粗钢产量,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5%。
工信部2015年3月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起,“宝武合并”的传闻就屡次见诸报端,但也被两家上市公司多次澄清否认。
不过,在钢铁行业极度低迷的当下,抱团取暖的可能性逐渐增加。201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亏损645.34亿元,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的经营业绩也不尽如人意。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宝钢集团利润总额10.13亿元,相比前一年下降89%,丢掉了行业第一的宝座。而武钢集团则亏损75.1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表示,行业的寒冬,让宝钢、武钢联姻的可能剧增,如今重组传闻也已坐实,但作为竞争对手,关键在于解决如何重组、谁来主导等细节性问题。
重组将减少直接竞争
在一位近期到武钢集团调研的业内人士看来,宝钢与武钢虽同为央企,但现任武钢集团掌门人马国强的宝钢背景,或许将为此次重组定下基调。
现年53岁的马国强2013年7月由宝钢调任武钢集团任总经理,并在去年6月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在武钢就职前,马国强曾在宝钢集团有着18年的工作经历,并一度担任宝钢股份总经理。
在外界看来,有着宝钢情节的马国强接任后,“宝武合并”有望加速。不过在多个场合的表态中,马国强并未流露出此方面的意向。
今年6月出席武钢股份股东大会时,马国强就表示,武钢股份未来即便真的进行兼并重组,更多会考虑向多元化的方向尝试。针对同行间的并购重组,武钢股份没有太多机会。
不过,弭澎琦向记者表示,从捋顺业务等方面,马国强的宝钢工作经验将更有利于重组推进,这在钢铁重组中也早有先例。
2010年5月,鞍钢集团公司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此后,攀钢钒钛总经理在2014年换人,由具有鞍钢背景的邵安林担任。
在弭澎琦看来,马国强掌舵武钢集团后,在管理效率方面动刀,尤其在减员分流上,与更注重主业效率的宝钢颇为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宝武合并”后,宝钢与武钢将减少直接竞争。最直接的体现,将是为争夺华南市场而新建的两座钢铁基地。2012年,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分别获批开建,两者分别位于广东和广西,直线距离不过250公里。这两座新钢厂均瞄准华南地区的家电和汽车板市场,被认为定位“撞车”。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重组方案的推进,肯定会对二者之间的产业布局有所调整,而他们的重组,在减少区域竞争的同时,也有利于加速产能淘汰。
- 央企整合加速 宝钢武钢战略重组去产能
- 武钢宝钢筹划重组双双停牌 钢铁行业景气有所上升
- 鞍钢工人:我愿意给鞍钢5年时间来渡过难关
- 鞍钢员工最担心再被降薪:私下聚一起探讨未来
- 宝钢武钢停牌筹划战略重组 具体模式暂未定
- 渤钢境外债券违约风波暂告平息:到期前日缴清48
- 陕西美鑫铜川百亿项目被指污染环境 上百位村民上
- 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设备起火导致4人死亡
- 武钢董事长表示将再去产能40万吨 优化5千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