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于欧盟,从来都不是理想主义,而是实用主义。二战后,英国一开始面对法德等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不热衷,仍希望以自己为中心主导另一部分欧洲国家与之抗衡。随着欧盟前身“欧共体”实力增强,英国决定投入其中。但是,后来在1975年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结果决定英国留下。实际上,疑欧情绪在英国一直存在,只是在欧盟发展较好的时候暂时处于下风。
接连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后,今天的欧盟,经济缓慢复苏但增长依然乏力,许多国家失业率高企,社会问题凸显。去年以来席卷欧洲的难民潮,进一步加剧了欧盟的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移民涌入英国寻找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对英国中下层民众生活造成影响,为“脱欧派”左右民意提供了契机。从根本来看,英国当年搭上欧盟这艘大船的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进入单一市场,借力发展,而如今在一些英国人看来,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似乎不再那么可靠,便产生“弃船上岸、另谋出路”的倾向。
社会问题的爆发,说到底存在深刻的经济根源。对于是否“脱欧”的抉择,其实是英国在后危机时代,是选择冒险单飞,还是与欧盟共克时艰。但不管怎样,英国的退出都会是一种政治冒险。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封面文章题为《分裂则亡》,明确指出英国脱欧将同时对英国和欧洲带来打击。“嘈杂的公投运动已经掩盖了其所存在的重大险境,离开欧盟将对英国政治和经济带来灾难,造成持久性伤害,而失去这个成员国将对欧盟造成深度创伤。”
这种创伤不仅是经济上的,也可能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有调查显示,在当前欧盟经济和社会遇到困境之时,一些欧洲大陆国家疑欧情绪也有所上升,英国“脱欧”不能排除会带来“多米诺效应”。
不过,金融危机后,欧盟的政治家们也在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结构进行反思和调整。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欧洲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不会停顿。英国的政治家也大多认同,留在一个改革后的欧盟会让英国更加安全、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离开欧盟,英国与欧盟也许会“双输”。英国人能否继续相信主权共储与共享,同欧盟团结向前,考验这个国家的政治远见。如英国《卫报》文章对英国发出疑问:“是作为一个有联系的、包容的国家,还是成为一个愤怒的小孤岛?”
- 金融交易税:不是万灵丹 只是拙劣的替代品
- 互联网保险需要形成服务生态闭环
- Scott Staples:敏捷开发实践仍然活
- 张明:退欧对英国经济有实质影响
- 徐瑾:英国对欧洲复杂感情可总结为奥斯丁经典—情
- 普通的英国人对退欧到底怎么想的?
- 退欧公投只能影响短期市场情绪 影响强度时间长度
- 2.0时代的外卖O2O看白领,白领人群需要什么
- 网络直播上半场被发出“红牌”警告,下半场要如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