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2011年,中波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波兰人来到中国寻找商机、开拓市场。李安就是其中一位。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和中国知名导演一样的名字。11年前,他刚来中国时做卫浴设施生意,四年前转向做中波贸易。近年来,他从中国人对宝石的狂热中嗅到商机,开始投身到琥珀行业中。除此之外,他还涉及食品行业。回想起初来中国的做生意时的情景,他说,“贸易方面,有时会有些误解。(比如)我想要什么东西,最后给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还有质量问题,是以前经常出现的现象,现在好多了,(中国人)意识提高了很多,质量方面已经稳定了。”
同时,从事多年中波贸易的他谈到中国的市场时直言变化特别大,“有时候卖的很好,有时候卖的不好,幅度特别大。不管是琥珀,还是奢侈品。前几年中国对奢侈品疯狂的采购,专门到欧洲买奢侈品,这两年这个现象有变化了,不知道是和还是整个世界经济有关还是和中国人存钱的意识有关系。”
尽管生意时好时坏,但李安对中国市场的潜力也还是充满信心。
来自波兰迈克·别莱维奇在中国也七年多了,目前在一家贸易咨询公司当总经理。他的工作就是帮助波兰的公司和中国的企业更好的进行对接。在介绍波兰企业优势时,他自豪的说,“很多中国人认为波兰在奶制品方面是很强的,我们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找强的合作伙伴。波兰是中东欧最大的国家,我们在加入欧盟的同时也在创新上吸收了大量资金。如果你去我们波兰的工厂,你会看到我们有很新的设备设施,价格方面也是很具有竞争性的。我们规模大,但又不像法国、德国那么贵,而且我们品质同样好。性价比很高。”
别莱维奇告诉记者,做跨国生意,交通运输成本太高是个大问题。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了波兰积极响应。对于这几年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变化,别莱维奇深有感触,“‘一带一路’战略就像管道一样连接中国和欧洲。就波兰的食品方面,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陆运价格还是很合理的,和海运相比是具有竞争性的,你知道食品在运输方式上是非常容易受交通影响的。”
作为最早一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波兰拥有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波兰经济部长拉多斯拉夫·多玛盖勒斯基认为,波中两国合作领域广泛,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上,“现在波兰对中国的投资商是比较开放的,中波是友好的战略伙伴。我们欢迎中国的投资商,期待在能源、基础设施等其他的方面达成一些协议,有更大规模的合作,也希望在中国的波兰企业快能够速增长。”
- 三亚:空港、海港“双港”驱动三亚未来发展
- 京蒙“携手” 共谱中国“一带一路”乐章
- 成都降低社保费率将减轻企业及职工负担超过118
- 大连国际游艇展闭幕 各类项目签约总额超8000
- “中国制造2025”为中英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
- “互联网+”的数据地图:沟壑的显现与超越的可能
- 专家:应严防止僵尸企业借债转股复活
- 重化工城洛阳转型:加快产能走出去 发展高端行业
- 专家称只有生产出无可替代的产品 才可避免反倾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