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联想与华为,命运在30年中出现的数度交叉

2016-6-20 16:33:0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980年代中期,两个1944年出生的男人几乎同时创业,在那通往未知命运的泥泞小路上跋涉探索。

  那时候的他们,并不知道,联想与华为的命运会在接下来的30年中出现数度的交叉。

  最开始的联想,起点是相当不错的。

  联想的前身是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计算机所创办,可谓是国家队。柳传志担任副总经理,其实是话事人,在技术方面,则由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家倪光南掌舵研发部,他的手里有一个秘密武器: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也就是后来知名的联想汉卡。

  这是一款具有词汇联想功能的汉字输入系统,从技术层面而言,比当时市场上的汉卡领先了一个时代。倪光南从1968年开始就在中科院计算所做汉字输入的研究,到1985年的产品出世已经积累了整整16个年头。也就是说,联想的起点,其实并不是1984年,而在更早的时候,那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

  联想汉卡一推出市场,就颠覆了整个市场的格局,前三年带给公司的利润超过1200万元,十年间超过上亿元,可以说是联想崛起第一阶段的核武器。到1990年前后,联想已经几乎等于是汉卡的代名词,包揽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科技之光。

  而同期的华为,则要低微的多。

  1987年创业时的任正非,手上只有2万元,技术人员基本没有。任正非虽然也读过大学,但学的是建筑工程,后来当兵、退伍,干的一直都是建筑。可以说,任正非如果不转行做通信,很有可能今天将成为一个有名的房地产大亨。

  但一个契机,让任正非最终进入到了高科技的通信设备行业——他们获得了某香港公司的程控交换机渠道代理权。从渠道切入,是当时本土民企的普遍出路,在各行各业,这样的代理商有太多。“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当时市场上的舆论热点,其实对于99%以上的本土企业来说,由于与生俱来的技术短板,贸易起家几乎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必由之路。

  他们从来没有奢望过,获得联想那样的技术统治力。

  但是到了1994年前后,联想与华为,开始了命运的第一次交叉。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联想汉卡逐渐到了产品生命的末期。1995年的销量,萎缩到了0.5万台,那一年的六月,倪光南被解除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彻底失去了影响力。

  在汉卡产品的黄金十年里,联想一直高速膨胀,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接棒的战略业务。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他们并不知道。在1992年的战略会议中,柳传志定下了“多种经营”的思路,到处撒种子,看看哪一颗能够得到好收成。

  他们做过房地产,做过农业,做过租车,甚至还做过程控交换机。

  是的,你没有看错,1992年的联想,在倪光南的坚持下,曾经投入过数十万元的经费开发程控交换机,而代理了几年程控交换机业务的华为,也终于决定要做自己的产品。

  那一年的联想,营收为17亿元,而华为,刚刚突破了1亿元。

  但是他们的研发投入资金,完全相同,都是100万元左右。不同的是,联想的这部分资金分散到了不同的产品上,而华为,只有C&C08交换机产品一款。

  在C&C08的成功之前,华为曾经经历过JK1000交换机的失败。在通讯设备行业,当时的华为只是一个三线末流小厂,产品的性价比是立足的唯一本钱。华为没有选择,要么生,要么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集中了300多名研发人员去集中开发。如果再一次失败,公司清盘就是必然的结果。

  对于这种冒险的行为,柳传志是不认同的,在一次访谈中,他曾经表示:1980年代,电脑行业最大的公司是IBM,后面是DEC、王安、HP。可是今天,IBM的硬件业务已经不存在了,DEC因为开发alpha芯片,花光了积蓄却没有效益,最终也把自己拖垮了。技术是很重要,但是企业的发展是一场长跑,只有活下来,才能谈理想。

  也就是说,在柳传志的心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对象,而高风险的技术行业是不符合他的收益预期的。如果以投资风格来描述的话,柳传志应该是属于巴菲特那一个派系的。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收益,喜欢金融、食品、消费品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行业,如果不是身在中科院计算所,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相信柳传志一定不会干计算机的。

  即使是干计算机,他们也会选择最容易形成品牌护城河的终端领域来发展。正是在这种风险偏好之下,联想很快就放弃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研发占营收中的比例降低到2%,而重心全面投向了PC渠道与品牌的打造。

  如果说,电脑行业作为一个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只要拥有品牌和渠道就可能获得成功,而通信设备作为一个面向企业端的行业,品牌的意义则要小得多。

  企业在招标时,往往会考虑很多因素,品牌通常是最不重要的一个。这决定了华为,没有退路,必须在技术上有所作为。任正非也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崇尚冒险,数次背水一战,将企业置于极为艰难的困境中,也难怪,华为的寒冬论总是不绝于耳。

  但任正非并不是一个盲目的人,作为一名军人,他对毛的战略熟捻于心。

  首先,华为非常专注,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1993年的C&C08交换机研发中,华为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离职,但华为不为所动,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其中,整整花了一年半时间打磨。就像联想的那个交换机,虽然你的资源背景更强大,但落到交换机这个产品上,肯定不如华为投入的心血多。

  其次,华为避开高端市场,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华为的产品定价比进口同类要低一半以上,这样在农村市场就有了广阔的生存土壤,再加上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完善,就完全站稳了脚跟。

  第三,任正非的技术水平或许并不高,但他相信专业。早在依靠通信设备获得第一桶金之后,华为就开始了引入IBM的管理体系。并且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反复尝试和修改。关于研发投入方面,华为也参照跨国科技企业的比例,将研发与营收的占比定为15%左右,这远远高于当时的本土企业水平。

  科技行业虽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也往往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谁的产品技术最优秀,谁就将获得所有的蛋糕。也因此,这给了那些对技术有信仰的冒险家不断成功的捷径。

  最开始的时候,华为只是一个毫无技术基础的渠道代理商,但是90年代初行业格局的大洗牌让他看到了机会,一头扎了进来。不过即使是C&C08交换机获得了成功,华为也只是当年的“巨大中华”中排名最末的小弟。但华为始终坚持着这种技术的高投入,在模拟、数字、3G、4G的一轮一轮洗牌中,慢慢站到了最中央。

  这让任正非更加确信,只要专注于技术,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于是当他们进入手机行业的时候,也是唯一一个愿意,并且敢于投入重金去做芯片的本土企业。这种路径依赖越来越强化,以至于成了华为的信念。

  毫无疑问,任正非是一个非凡的企业统帅。

  他的冷静、坚韧、格局与眼光都是不世出的,这使得他能够带领华为在科技行业不断进取。但是未来呢,如果任正非退休了,华为还能继续取得这样的成就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在高科技行业,这样的风险是永远都存在的。

  如果从投资风格的角度而言,华为其实算是趋势投资者,虽然目前为止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精准,导致了遥遥领先同行的收益率,但是风险,同样不得不提防。这正是任正非说的迷茫的意思所在。

  相对来说,联想目前的业绩要平庸的多。

  收购摩托罗拉的整合失败,让联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个锅,首先应该背在杨元庆的身上,如果柳传志还在位,胜败犹未可知。当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开始也是亏损不止,如果不是柳传志重新出山,只怕不会有后来的大团圆结局。杨元庆的管理能力,离柳传志还是有一段距离。

  但是,作为一个类似于传统消费品的品牌,联想显然不会死。他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有成长价值的新市场,很快就能够再次焕发生机。

  未来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通往神秘花园的交叉小径有无数条,谁也不知道哪一条会突然让人迷失,陷入泥淖之中,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巴菲特的思考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5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蓬勃发展 潜在产值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往日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详细]

淘金“中国制造”,占据机器人千亿级别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提高制造...[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