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经济学家的普遍看法,中国代工企业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间把“中国制造”发展到比较成功的行业。代工贸易的成功运作,让“中国制造”在短短三十多年间就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并跻身世界工厂的战略目标。中国代工企业能够生产出达到国际水平的优质产品,因此许多大品牌都选择中国代工企业代工生产。由此,全球对于“中国制造”由代工起步转而向着工业化更高层的转进印象深刻。可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语境下,代工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必须在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上另辟蹊径,必须借助技术创新和交易体系重构,实现代工企业的再成长。
一些代工企业发现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业以形成巨大产能的相关产品,这些代工企业销售的产品与正品质量相当,许多正品和“仿品”绝大多数来自同一个工厂,可最为显著的是其商品价格却远远低于这些大品牌,原因是品牌效应决定了商品尽管产品质量相同,但是价格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也是代工企业从帮助别人代工只取少得可怜的加工费,而产品利润的大头都被大牌企业拿走悟出的道理。
代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等开创新的市场。代工企业迈出这一步,实际是代工企业在商业模式改变之中的自我救赎。更重要的是代工企业在商标注册上看准了一些大品牌仅在很少的类目下注册,而国内的代工企业“无印良品”却在相同产品等类目上进行了细化注册,而当前者对后者发起侵权诉讼案时,“无印良品”却以自己细化式商标注册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成功胜诉。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销售平台要尊重、执行司法文书判决,依法保护这些“无印良品”代工企业的商业利益。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商业模式,正以颠覆性姿态对传统商贸业、传统金融业、传统制造业构成了大冲击,而当互联网销售平台上出现众多代工企业的“无印良品”在消费者面前时,如何通过司法诉讼案件来消除消费者的质疑和担忧,对“假货”问题与商业模式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关系,以专业性知识普及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到代工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对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而代工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正实现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的转变,由制造环节向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环节的转变,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转变。
现在,马云以专业性水准告诉消费者,互联网上“无印良品”不是“假货”,而是代工企业正在推进商业模式变革的产物。这对代工企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都是正面的鼓励与支持。
- “毕业经济”可以火热但需尺度规范
- 在线招聘乱象横生 欺诈为何如此疯狂
- 从霸屏欧锦赛中看“中国制造”的自信与创新
- 监督阿里打假,舆论本身不能做假!
- 胡鞍钢: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被夸大而论
- 苗绿:用国际化提高企业家积极性
- 读懂职工平均工资背后的真实内涵
- 吴晓波:未来5年要成功,必须抓住三个战略起点
- 本力:有着伦理观的经济史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