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解读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今年前5个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速回落。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昨日表示,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但有些要求没有完全落实、落地。办企业、搞投资面临的制度成本依然较高。
四大因素制约民间投资
国家统计局6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民间投资116384亿元,增长3.9%,回落1.3个百分点。
据李朴民介绍,国务院组成了9个督查组,在5月下旬到北京、河北等18个省份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同时,国家发改委又单独派出6个督查组,分别到国务院督查范围外的12个省份开展专项督查。
督查发现,目前我国在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方面还存在政策制定落实、政府管理服务、市场环境建设、企业自身发展四方面的问题。
比如,不少企业感到土地贵、房租贵、税费高、人力成本高;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仍然不少,审批时间较长,有的审批标准不统一,互为前置条件,审批事项下放后,一些基层部门有的不愿意接,有的接不好;在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转型升级方面的储备,加上信息不对称,一时难以找到新的投资领域。
部署涉企收费检查
数据显示,在我国,非公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GDP,80%的就业由民营企业创造,50%的税收来自非公经济。民间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占到60%以上,是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扭转当前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趋势,是促进投资发展的重要课题。
增速下滑怎么破?李朴民指出,既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又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举措,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的契机,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第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第二,进一步推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第三,有针对性地解决束缚民企投资的突出问题。
事实上,进一步的督查工作正在推进。昨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部署涉企收费检查着力推动“降成本”。包括,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厉查处不执行优惠减免政策、扩大范围重复收费、没有法律依据擅自设立行政审批前置服务事项并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严肃查处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违规收费,重点关注港口航运、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企业反映突出的行业和领域,依法查处各种增加企业负担的违规收费行为等。
■新闻链接
5月发改委核准780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昨日表示,5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个,总投资780亿元。5月份审批的重大项目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和高技术领域。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保障城镇用水安全。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医学创新研究水平。
- 去年净利润相差10倍 第一创业市值与招商证券相
- 欧盟针对中国国企提高审查门槛 为在欧并购敲一记
- 最严PPP申报令出台 规模超9万亿的池子该如何
- 起底大学生“裸条”网贷乱象:贷款额度跟学历成正
- 印度的银行业需要向中国学习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十六年新低 民间投资增速
- 万科与深地铁全面合作 A股股票最晚于7月初复牌
- 大数据安全公司瀚思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
- 证监会姜洋:防范私募基金、股权众筹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