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下面智斗不良企业的四大杀招,加班族们再也不用流汗又流泪,可以挺直腰板要加班工资去了。
杀招一:协商
法律地位平等的双方主体进行协商是解决纠纷较为有效的途径。《劳动法》第44条明确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该条款的规定非常明确,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只能支付不低于3倍的工资,而不能以调休或补休的替代性方式解决。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6月9日端午节当天为法定休假日。
劳动者与单位协商讨要原本属于自己的加班工资,在法律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杀招二:投诉
单位不支付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不依法行事会影响公司声誉,资本市场可能有反应,进而影响公司股价。
抓住单位怕影响声誉的心理,劳动者可通过投诉解决问题。投诉又分为两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单位工会投诉。若违法情节属实,劳动监察部门可能会对违法单位下达改正通知,严重违法的单位还可能受到劳动行政处罚;工会是单位职工的维权组织,原则上代表职工利益,职工就加班工资投诉的,工会理应代表职工与单位协商解决。
杀招三:仲裁
加班工资问题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可以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劳动者是受单位管理的,在职之时难免有所顾虑,立法者也考虑到了此种情形,特别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所以,不用怕单位刁难,离职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的,都算有效。
杀招四:起诉
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是四大技能中的最后一招,也是杀伤力最强的一招。虽说现在实行立案登记制,但是一进法院深似海,不光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出此招。
劳动争议类诉讼较为特殊,有前置程序要求,须以劳动争议仲裁为前提,对劳动争议仲裁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提起诉讼就得留存好加班纪录、工资条等证据,这样才能有赢得诉讼的把握。
劳动者享受法定休假日加班不低于3倍的工资是法定权利,无良企业刻意忽视或剥夺均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通过这四大途径合法维权。
- 安监总局:前5个月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11.4
-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全面”
- 世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2016浙江投资报告:国内外企业投资信心指数有
- 《2016中国浙江投资报告》:浙江经济正在被重
-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必须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 商务部长再促WTO成员如期终止对华“替代国”做
- 李强谈浙江开放:需有“划龙舟”的同舟共济精神
- 公募基金认为:信用风险引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