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开发商6种忽悠 避免一辈子积蓄打水漂
2016-6-6 16:55: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或者是广告中见过“尊享人生”、“奢华园林”等楼盘宣传语。万万没有想到是,收房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很多细心的朋友都知道开发商的广告中,往往会有一行小字:“本广告仅作宣传使用,不作为合同邀约”。字虽小,但这可能是开发商在宣传单里说的唯一一句真话。
因此,购房者需要注意的是,广告的内容不可能写入合同,也就无法保证真伪。大家买房要实地考察,可以检查政府官网里的乡村规划、区域规划等,来区分广告内容和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
陷阱二:楼盘热卖?小心一切都是假象
销售中心一般都是比菜市场热闹啊,但是白菜的价格怎么能比得上房价呢?开发商经常通过各种活动请人暖场,让营销中心总是人声鼎沸。更有甚者,销售人员在楼盘的销控板上写着“已售”场景。这样就是要鼓动购房者,再不买就抢完了!
其实,很多人就是这种氛围影响下,很快交定金、签合同。为了避免纠纷,购房者事先最好先在地方房管局或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官方网站上查询楼盘的真实信息,并核实开发商提供的信息。
陷阱三:未取得预售认可证从事商品房销售
有的开发商为了资金回笼,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就销售开发的商品房,收取定金和预收房款,实属非法集资。所以,购房者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购房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忽视检查开发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一环节的话,很可能发生两种后果:一是开发企业在房价下跌等的情况下卷款私逃。二是房地产企业很可能没有取得土地使用证和规划许可证等证件,这样会导致后期料理两证的问题。
陷阱四:疯狂吹嘘“超大赠送面积”
“买一层送一层”这样的广告语相信很多人看到都会心动,但与其说这些面积是“送”,不如说是“偷”。而偷的对象,则是房子的公摊面积、建筑设计面积、非产权空间等等。
其实,购房者需要明白的是,很多时候偷面积等于偷容积率,空间密度加大会影响居住感觉,而且赠送面积不会写入合同,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陷阱五:伪“特价房”大行其道
“特价”是否真的是优惠价呢?其实,开发商做“特价房”,一般有两类情况:
一种是“特价房”价格的确比均价低,但这类房子很多存在“户型缺陷”、“朝向缺陷”等问题。
另外一种“特价房”则是以促销活动、节庆优惠等各种噱头包装的房子,在原有的优惠空间里做文章,并无实际折扣。
陷阱六:样板房被悄悄放大
为了让样板间看上去更宽敞,开发商往往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墙体,做成开放型厨房或透明式卫生间,这对于实际居住来说都是不实用的。因此,购房者买房一定要看实物,别被样板房的幻像迷惑。
以上是开发商卖房惯用的六点忽悠,大家买房之前一定要小心。
- 今年新房契税征收标准和维修基金是多少?
- 遇到这样的户型就别买了 绝对亏死你
- 厨房橱柜尺寸如何来设计?选购橱柜要当心!
- 贴瓷砖不在乎这些辅料 99%的可能要重装!
- 夏季装修5大注意事项 装修业主必备的一些常识
- 小心!买房选顶楼原来这么恐怖!
- 这样的户型才是好户型!选户型必看5大问题
- 实木家具开裂 不能全赖是质量问题!
- 厨房清洁小妙招 让它始终停在最初的样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