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31日报道,在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做出这一举动之前的三年里,随着中国的人工成本激增和中日两国争端造成不利影响,日本企业对东盟成员国的投资与日俱增。
报道称,三井在海防市富有象征意义的码头工程将于2018年投入运营,届时,服务于河内附近这个电子产品枢纽的现有港口吞吐能力将增加一倍。
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社长池田纯一郎证实,公司做出这个决定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商关闭了在中国南方的工厂而移师成本较低的越南。
池田表示:“这不是猜测,是事实。我百分之百地肯定越南会进一步发展。”他还说,以前的推测往往认为该地区的制造经济将是“中国+1”,这里的“1”可以是若干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中的任何一个。“情况已经变了,如今不是‘中国+1’,而是‘不是中国’。”
报道称,自2012年反日抗议浪潮席卷中国各大城市以来,日本在东盟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有些直接以减少对华投资为代价。政府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超过200亿美元,连续第三年超过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直接投资。
在每年一次对有海外业务的日本公司进行调查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现,自1998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打算扩大在华业务的公司所占比例首次降至40%以下。
瑞穗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今年在调查了1000多家日本制造商之后发布的报告称,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12个签字国当中,越南是迄今为止最受青睐的增加投资目的国。
报道称,在考虑将制造活动撤出中国的日本企业当中,越南也是首选目的国。
美国环球通视公司的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师拉吉夫·比斯瓦斯表示,三井的举动与有关投资计划的整体反思是相符的,据预测,到2025年,东盟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将从现在的2.6万亿美元增长到5.8万亿美元。
比斯瓦斯说:“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确实在改变着日本公司对东盟在其全球供应链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尤其是越南,它将成为电子产品枢纽。这正彻底改变越南的宏观经济前景。”
报道称,比斯瓦斯还说,除了成为向欧洲和美国出口的枢纽以外,越南可能还会发现其工业服务于日益扩大的东盟自身市场,该组织的总人口估计很快会达到7000万。
- 山东预计3年内清理125户省管“僵尸企业”
- 以房养老试点惨淡收官:四地区两年仅有59户投保
- “全国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试点启动
- 欧元区制造业PMI值创3个月以来新低
- 前央视名嘴曲向东十年创业:我创业是为了还债
- 官方:到2030年长三角将全面建成全球一流世界
- 我国与30多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 中国收入分配真相:城乡内部贫富差异扩大
-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成过去式 拉美企业瞄准中国餐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