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毫无疑问是今天最大的风口。整个2015年、2016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现象级的产品就是‘网红’的产品,几乎所有产品都离不开这个概念”,猎豹移动总裁徐鸣指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直播平台已经高达上百家。百度、腾讯、网易、搜狐、天鸽互动、欢聚时代、陌陌、网秦、乐视、暴风科技、宋城演艺、巨人网络、昆仑万维等中概股、A股公司旗下都拥有直播平台,此外,IDG、红杉资本、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大牌VC,罗振宇、徐小平、雷军、王思聪等知名人物,也投资了大量初创期直播平台。在业界人士看来,2016年直播平台的热度,丝毫不逊于2011年的团购网站与2014年的P2P平台。
猎豹移动杀入直播平台
尽管直播平台已近乎“千台大战”,但并不妨碍新进者的决绝。5月21日,猎豹移动高调发布了自己的直播平台——头牌,而且其“野心”更大,不仅要面向国内“网红”,更是要面向国际“网站”。其底气在于,猎豹移动刚刚发布的一季报显示,猎豹移动79.5%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来自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此外,猎豹移动的用户基数也足够大。“截至目前,猎豹移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6.5亿的MAU(月活跃用户)。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Facebook在全球大概是14亿左右的MAU,腾讯大概是8到9亿的MAU。因此,完全可以说,猎豹已经成为在移动互联网里面获得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徐鸣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继“papi酱”的成功个案之后,“头牌”则成为罗辑思维、真格基金批量生产“网红”的流水线。据介绍,头牌、紫牛基金、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等将联手推出“网红孵化计划”,为网红创业者一站式解决投资、培训、品牌提升和生命周期延续问题。
“今年3月份,真格基金、罗辑思维领投papi酱1200万元,大大刺激了网红创业者的热情,但想必徐小平、罗振宇也很清楚,单个‘网红’的热度很难持久,因此需要成批量的生产‘网红’,才有望形成产业”,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记者指出。
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也坦承:“我最近一直在各个直播平台上做一个观察,发现只有极其头部的网红才能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大多数的中部网红,在直播平台上火的时间不超过7天。就是这么残酷。”
在张泉灵看来,头牌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网红创业者的几大痛点,包括延长生命周期、商业变现等问题。
网红产业前景尚不明朗
事实上,尽管已有大量资本涌入直播平台,但是具体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完全打穿。
对此,罗振宇表示,具体怎么玩,自己也没想得太清楚,只是觉得这是个潮流,不能落下。“我最近疯狂地在尝试直播,而且试图从拍卖这个出口把它打穿,为什么?因为我知道直播这个潮流如果我赶不上,那下一个潮流就更赶不上了。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创业平台,清晰可见的窗口期就三年,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下一个创业平台如果是直播的话,窗口期一定不到三年。不管直播捧红了谁,造就了多少豪门,两年一定结束。至于下一个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如果这两年的时间窗口都穿不过去,再下一个可能你就更过不去,所以今年年初,我和脱不花(罗辑思维CEO)就想,管它呢,先进去再说”。
在分析人士看来,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超级公号,更容易感知风向的变化,因此,罗振宇大举试水直播,既是战略进攻,也是战略防守。
“大概就在这个星期,我们做出一个判断,微信公众号生态正在剧烈地恶化过程中。我们还好,但是我身边的做微信公众号创业的朋友都感觉到,涨粉趋势越来越难,还不只是这个,主要是打开率在持续下跌”,罗振宇透露,“现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现在每天平均有五六十万的打开量,但是实际上我的总用户数可是700多万,所以那个数我基本也不看了,反正我们也不准备要投资了”。
而在新榜CEO徐达内看来,微信公众号生态的“式微”,“罗辑思维们”的“移情别恋”,既是因,也是果。“目前,微信公众号大概有1500万左右,日PV大概在30亿左右,其中前500名的PV是2.5亿左右,占了1500万中的近1/10。首先说明马太效应非常严重。另外,过去半年,微信公众号头部的流量至少下跌20%,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了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于其它移动端内容平台的分流,包括直播、网红这些新平台”。
- 乐视影业巨额亏损 估值近百亿引质疑
- 21日雅居乐高黎贡书院启动“以诗换书”活动
- 国资委在新华网启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宣传月
- 业内:影游联动提升变现空间 开发模式有待创新
- 收视排名第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一季赚38
- 知识产权纠纷“一号案”上海高院开庭
- 滴滴Di-Tech算法大赛启动 冠军奖金高达1
- 花椒直播总裁吴云松:打造一个具有强明星属性的直
- 聚智堂董事长疑携款跑路 北京校区停课不退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