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但较2015年一季度22.85%增长率来说,增速大大放缓;从季度环比增速看,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3.06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今年一季度乃至近一两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这是信托业在创新转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意识到,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广种薄收’式的外延型发展方式,以创新拓展实现转型发展,在新旧模式的转型期,资产增速出现回落是十分正常的。”
在此背景下,信托业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下滑趋势,正经历着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型调整阵痛期。一季度,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214.99亿元,同比下降6.51%;实现利润总额139.84亿元,同比下降17.41%。
此外,尽管信托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个案风险不可小觑,风险防控成为信托业发展的重要主题。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为527,规模为1110.19亿元,环比增长14%。
信托风险项目规模环比两位数的增幅,正在引起监管和业内高度关注。此前,银监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对信托公司风险监管方面,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反响。
业内人士指出,工商企业和房地产领域是信托项目风险暴露的高发区域,也是信托公司风控压力较大的领域。一季度信托资产前五大投向依次为:工商企业占比23.74%,金融机构占比18.49%,证券投资占比18.13%,基础产业占比18.02%,房地产占比8.71%。
邢成表示,目前风险项目中集合类信托占比为53%,说明传统的以债权运用为主、“点对点”项目融资型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已经成为风险项目的重灾区。与此同时,风险项目中单一类信托占比达到45%,也昭示了所谓“通道业务”并非可以高枕无忧,百分之百安全,而很可能是“名利”双失的赔本生意。
尽管风险项目的个数、规模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总体而言,在信托保证基金业已实施和行业风险缓释机制逐步健全的背景之下,信托业风险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应信托资产规模165809.95亿元,信托业的不良率仅为0.66%。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房地产业、传统制造业等遭遇转型阵痛,同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推进,金融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托业又恰遇转型攻坚期,风险个案项目有所增加在意料之中。
邢成认为,在风险防控中,除了要继续发挥信托行业的传统优势以外,更需注重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做好限额管理,在大类配置中控制投资总量,同时要有一定的逆周期思维,比如在资本市场上涨期间,采用更加严格的优先与次级比例,坚持优中选优等。
- 82家公司停牌 七成因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 一汽富维首次高送转纳入集团国企改革或为大概率事
- 五大行集体“封杀”事件落幕 大行恢复P2P支付
- 广西启用珠江—西江产业投资基金 促经济带发展
- 河南偃师一高中财务挪用学费买理财 60万挣了6
- IMF:希腊债务应宽限至2040年
- 8个并购重组方案待审议 利欧股份“跨界”方案受
- 4月湖南信贷数据回落 同比增长5.7%
- 扭转民间投资持续回落势头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