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网络叫车软件叫来的车辆与系统上登记的车型或牌照不符,这是很多乘客遇到过的情况。前一段时间,深圳女教师搭乘网约车遇害案件中,作案司机车辆的牌照就是临时伪造的。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网约车安全事件,使得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不得不正视人车不符所埋藏的隐患。
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一键举报功能呼吁乘客共同抵制人车不符,并通过专属渠道实时维护出行安全。投诉情况一旦核实,平台将会对司机进行封禁处理,同时与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对接信息,加强司机和车辆的运营管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杜绝人车不符的情况需从源头上抓起。在司机和车辆准入审核方面,滴滴采用线上注册审核方式,是目前唯一与国家公安部门合作进行司机背景筛查的网约车平台。“在申请成为滴滴司机时,需要提供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在注册阶段,平台还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对‘三证’信息进行验真,同时还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协同对接,对司机背景进行筛查,剔除有重大刑事犯罪记录、吸毒、精神病未治愈等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的人员进入平台”。
此前“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在滴滴出行平台上,运营车牌均只显示车牌部分字母和数字。从5月4日开始,出于对安全的重新考量,滴滴平台的所有车,司机接单后,乘客都已经能够看到完整的车牌号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乘客担心如果投诉可能事后会被司机电话骚扰。对此,“滴滴出行”向记者透露,针对这种情况,滴滴正在杭州市场研发一项名为“接驾专线”的新功能,用以屏蔽真实号码。每一通接驾专线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乘客在抵达目的地1小时后,该专线就会失效。
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网约车确实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方便,唯一的不足就是安全缺少保障。除了各大平台自身推出的安全保障机制外,政府对网约车的监管也不能缺失。此外,网约车平台应提高司机和车辆的进入门槛,加强对司机和车辆的审核监管。
- 辽宁造电动私人飞机价值90万 充满电仅需20元
- 专家及业界人士在京探讨中国电动车创新发展
- 上海首座新能源汽车公益充电站落成
- 财经观察:日产收编三菱凸显日本汽车行业整合大势
- 中国汽车大省吉林发力破解被“冻住”的新能源车
- 深圳滴滴“封号” 重审司机资格
- 本月广东将举行4场省直公车拍卖
- 上海新能源免费沪牌门槛再抬高:至少连缴一年社保
- 网约车安全事件频出 这些安全出行小贴士要知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