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前经济的艰难局面早已经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上,面包财经根据上市财务数据统计发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整体上已经陷入停滞,2015年至少有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在裁员。尽管上市公司雇佣的员工总数仍然在增加,但人均营收、人均利润等反应上市公司运营绩效的核心指标呈现明显的颓势。
千余家上市公司裁员 创历年新高
面包财经根据WIND资讯的原始数据,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员工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有超过1180家上市公司2015年的员工总数较上年有所减少,合计减少超过59.6万人。
尽管2015年员工人数增加的公司数量仍然超过裁员公司数量,但如果观察上市公司长期裁员行为则会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自2010年以来有裁员行为的上市公司总数逐年攀升,裁员总数也创出历史新高。
为了消除因每年上市公司总数不同对统计数据的影响,面包财经筛选了2011年之前上市的1986家公司(剔除银行、保险和券商)作为比较对象,下图是样本公司中历年有裁员举动的公司数量与裁员总数对比,更详细的统计数据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上输入“统计2016”调阅:
2015年样本公司中有942家员工数量有所减少,占所有统计样本的47%,距离过半只有一步之遥。有裁员举动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10年以来逐年攀升,5年间增加了348家。这些公司的裁员总数超过49.2万人,是2010年的近2.6倍。
总营业收入首次降低,人均利润逼近历史新低
尽管2015年上市公司的整体营收与净利润仍然创出新高,但如果剔除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行业公司以及最近上市的公司,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局面。
下图是面包财经所统计的1986家2011年前上市的公司近年来的总营业收入变化趋势:
列入统计的公司营业收入总额首次出现下降,从22.07万亿下降到21.28万亿,下降了接近8000亿;形势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时更严峻,当时这些公司的营收仍然有微弱的增长。这些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也出现了下降,从2014年的175.8万元下降到163万元,降幅仅次于2008年金融海啸。
与此同时,人均净利润也在近三年大幅下挫,2015年人均净利润仅6.82万元,较上年减少1.36万元,创下近7年新低,仅仅比金融海啸期间高不到4000元。
新增员工数量三年维持低位 艰难并非一朝一夕
如果说只考察历年有裁员行为的上市公司无法反映整体情况,忽略了那些员工总数依然在增长的公司;那么增减相抵之后的净增员工总数则反映了更全面的状况。
对1986家公司历年合计净增员工数的统计发下,最近三年经持续维持在低位,下图为历年员工总数净增量变动趋势:
2009年以来,这些上市公司每年净新增的员工数量,呈整体下降趋势,2012年之后更是急剧下滑。2014年,净增员工数量仅为42.35万人,是8年来首次跌破50万。2015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远低于2012年之前的水平。
事实上这还没有剔除因为一些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将原先的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员工整体装入上市公司的情况。如果将这一数据剔除,情况更不乐观。
在“权威人士”访谈发表前后,A股经历大幅调整。自2015年6月A股大幅调整以来,各种关于“底”的争论层出不穷。即便是A股经历调整,伴随着各式妖股的闪亮登场,各种财富股市轮番上演,在海外沉寂多年的“中概股”正加班加点归回,追赶资本的盛宴。
一个更讽刺的数据是,此前发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上榜富豪们,身价首次突破8万亿,涨幅创历年新高。
一冷一热,真的很难、很让人费解。
- 跨境电商税改满月 奶粉纸尿裤涨价明显
- 北京“十三五”能源规划:无煤化工程跃三台阶
- 营改增后餐企外卖仍按3%征税
- 第二届亚洲电子消费展上海开幕 谁是 CES
- 北京“十三五”能源规划:无煤化工程跃三台阶
- 7月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水、森林、草场等将征
- 输液配药机器人市场化起跑:政策空白阻碍推广
- 移动支付发展迅猛 NFC近场支付将成主流
- 中国4月黄金需求量同比大幅下降1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