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继续海淘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29日报道,日本观光厅介绍,2015年10~12月的访日游客人均消费额(速报值)为16.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966元),较7~9月减少了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89元)。今年1~3月访日游客人均消费额约为16.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576元),同比转为负值,其中中国游客下滑最为明显,减少了11%。日本一名证券分析师认为,“(入境消费)正从家电等高价商品转为单价较低的日用品,这一点产生了影响”。
此前购买名表和珠宝饰品的游客较多,但如今购买日用品的游客正在变多,回国后也会继续海淘回购。中国的跨境电商正在兴起。
以往的日本对华贸易过程中要经过多道程序,而且按照货物处理,至少增加近60%的税金。再加上运输等成本,这种方式的对华出口商品价格至少翻2~3倍左右。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充分利用了中国政府设定的保税区。为了促进电商交易,中国政府于2013年将上海、宁波、重庆等地设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这些地区的保税仓库交易的商品仅限于个人使用,征税额度较低。
比如,个人购买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90元)以下的化妆品仅征收约10%的关税。虽然各种商品的征税额度不同,但化妆品和日用品的价格只比日本贵20~30%。
松木清控股已进驻“天猫国际”,销售300多种日本化妆品和日用品等。松本清经营企划部次长松田崇微笑着表示,“具体营业额不能透露,但超过了预期”。
日本日用品进口商“GL-PlazaJapan”在上海开设了展现日本产品魅力的跨境电商实体体验店。中国消费者可以在此随意试用各种化妆品,还能试吃日本零食。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商品的二维码就可以立即下单。GL-PlazaJapan董事长小崎秀信信心满满,“日本产品在当地的需求相当高”。
游客专用商品会被厌倦
对日本企业来说,跨境电商不存在开店风险,可以作为进入海外市场的营销尝试。
面膜和雪肌精等依然是访日游客的爱购商品。但一向擅于揽客的松本清也感到了危机。松本清经营企划部次长松田指出,“如果只卖针对外国游客的产品,肯定会让消费者厌倦”,同时他表示,“访日游客之所以来店里,是因为想了解日本最流行的最新产品”。跨境电商也是一样。松本清控股已开设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向消费者推送畅销商品等信息,以扩大销售。
报道称,随着访日游客的不断增加,很多日本人也重新发现了很多景点和商品的妙处。入境消费要做到不仅在旅行中、在旅行过后也保持旺盛的消费热情,日本商家需要敏锐地捕捉变化风向,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营销方法。
- 北京五一游园推荐“18个冷门景区” 不少是“大
- 成兰铁路成川段海拔最高的特大桥首联连续梁主体完
- 海南发布五一旅游价格提醒 价格欺诈最高罚50万
- 政策与市场红利显现 游戏厂商纷纷入场VR电竞
- 评论:中企“全球购”要关注税务槛
- 纺企拓展北欧和中欧市场新机遇
- 低价背后一系列捆绑限制 白菜价机票想买到太难
-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房屋建材类投诉呈七特点
-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北京将如何发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