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央行继续进行大规模净回笼操作,受此影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集体上扬。
4月2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为300亿元,中标利率为2.25%,与上一期持平。
由于同日公开市场有2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因此,29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达到2100亿元。
至此,本周(4月25日至4月29日),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2900亿元,上周为净投放6800亿元。
在央行大幅回笼资金的情况下,市场资金面再度出现趋近态势。4月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品种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下行,明显上升2.8个基点至2.049%,创今年春节以来的最高利率。
7天期Shibor上行1.8个基点至2.386%,14天期Shibor上行1.1个基点至2.823%,二者也均处于春节以来的最高为。
1月期Shibor上行1.15个基点至2.853%,其余品种Shibor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银河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许东石表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公开市场操作与MLF 相关资金利率资金成本仍较高,加之宏观审慎评估、信用违约事件、公开市场集中到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偏紧短期难以改观。
同时,由于当前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稳固,流动性持续偏紧的状况在央行持续的呵护下,也较难出现“钱荒”式的大规模流动性危机。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表示,尽管资金面趋紧态势略有所缓解,但本周逆回购到期金额创3月初以来的单周新高。考虑到逆回购存量规模及5月缴税因素,资金面波动料难避免。在此背景下,短期流动性稳定性依然较差,投资者对流动性风险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 股份银行不良率前三甲:招行光大民生 浦发华夏增
- IMF建言中国债转股:银行仅在有限时期内持有股
- 失控的债市:600亿违约难题待解
- 沈建光:全球央行按兵不动意欲何为
- 上海正研究金融服务负面清单 准入将实行国民待遇
- 两年来首次:中国股债汇三市4月齐跌
- 浙商资产2015年报出炉 商业银行不良率为2.
- 产业基金“搅动”效应显现 投资机构频访湖北企业
- 需求萎靡制约供给 四月非金融企业发债骤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