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27日在北京召开,记者获悉,在证监会的“打非”措施中,证监会表示将主动排查处理证券期货行业非法集资风险,组织对私募基金行业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P2P业务情况进行风险排查。
据悉,福建证监局在春节前曾下发通知称,要求所辖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对P2P平台融资类业务进行自查。此外,证监会3月18日表示,近期一家交易平台违规操作私募产品收益权的拆分、转让业务,证监会则对其进行了查处。与此同时,证监会重申,将加大对违规开展私募产品拆分业务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
民信贷总经理常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制于资产端的狭窄,此前P2P平台会倾向于采集私募基金或证券期货机构发行的资管计划作为其资产的来源之一,但这与P2P监管细则相悖,也违反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人的规定。P2P平台的投资起点非常低,有的是1元或50元,而私募基金和资管计划的投资起点则高达100万元,同时,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若将其与P2P平台的普通投资大众画等号,容易引发社会风险。其次是信息披露风险。P2P平台资管计划类资产项目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容易出现平台将投资者的资金挪作他用的可能,不利于P2P行业整体风险的降低。
针对金融机构涉水P2P业务的风险防范,常丹建议,监管层要重点防范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控制潜在风险,同时也要为创新留出空间。此外,信息披露的监管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采取什么手段才能有效地保证P2P平台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常丹称,由于前期监管力度缺乏,一些伪P2P平台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实施非法集资,对P2P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近期,监管层重拳打击非法集资将进一步促进P2P行业去伪存真,对行业发展将是利好。
“监管层对证监类机构参与P2P业务进行风险排查,有利于规范机构的客户管理,防范场外配资等违规活动再度重燃。”常丹表示。
- 另类风险消除?海南交通投资等终止提前赎债
- 深交所修改《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缓 或将面临新一轮“清洗”
- 券商救市头寸一季末累计浮亏12%
- 债市违约引蝴蝶效应 中国版CDS推出需警惕风险
- 外管局:加强对外投资真实合理合规性审核
- 报告称中国债市正加速与境外资本融合
- 十四部委重拳打击非法集资 5月清理新媒体融资类
- 浙江永康查处一起新型金融诈骗案 30多天非法吸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