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增资价相比,西部矿业的挂牌转让底价略高,约3.67元/每元注册资本
昨日,停牌整整一周的锦龙股份复牌,并公布了重新拟定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根据新方案,锦龙股份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其中64.575亿元用于增资中山证券,剩余资金用于偿还公司借款。目前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的持股比例为66.05%,预计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上升至85%以上。
然而,一边是大股东锦龙股份的积极认购,另一边却是二股东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准备挂牌出让其所持有的中山证券12.55%的股权。青海产权交易市场公告显示,西部矿业此前已经四次挂牌转让其所持中山证券股权,但并未成交。第五次挂牌公告的截止日为2016年4月25日,挂牌底价仍为62475万元。
锦龙股份再抛定增方案
坚持增资中山证券
4月18日晚间,锦龙股份公告表示,由于国内证券市场行情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董事会同意终止前次非公开发行事项,并重新拟定新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根据新方案,锦龙股份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其中64.575亿元用于增资中山证券。公司称,对中山证券此次增资总计64.575亿元,全部由公司认购,其他股东不参与,增资价格为3.5元/每股注册资本。
与此前被终止的定增方案相比,锦龙股份新的定增方案在增资中山证券部分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增资数额还是增资价格都与此前的定增方案一致。最大的不同在于,锦龙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采取询价发行方式,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0%。
而锦龙股份此前的定增方案中定价基准日为其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2016年1月4日)。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0%,即25.73元/股。截至昨日收盘,锦龙股份收于21.8元/股,如果此后其股价不大幅上涨,锦龙股份新的定增方案与此前方案相比,定增价可能大幅降低。要想募集到相同数额的资金,需要发行的股份更多,对原有股东权益的摊薄也会更多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锦龙股份收购中山证券股权时,以合计25.96亿元获得了中山证券总股本的66.0517%,收购价格约为2.9元/每元注册资本。而此次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的增资价格比2013年的收购价格提高了约20%。但是,2012年时若非收到政府用地建设奖励金1.32亿元,中山证券在2012年实际净利润将是亏损的。而中山证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5.65亿元,实现净利润7.66亿元。与净利润增速相比,锦龙股份此次增资中山证券比2013年购买其股权时,中山证券增值幅度并不大。
西部矿业欲转让所持股份
四次挂牌无人接手
工商资料显示,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的持股比例为66.05%。而西部矿业持有中山证券12.55%的股权,在中山证券现有的7家股东中仅少于锦龙股份,位居其第二大股东。
去年9月15日,西部矿业通过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转让持有的全部中山证券股份。西部矿业转让公告中表示,该公司此次挂牌出让所持中山证券股份,已获得青海省政府国资委的批复,标的股份挂牌底价为人民币5.95亿元。此后,西部矿业宣布股权转让事项延期,并于2015年10月21日再次挂牌,但此时中山证券12.55%的股权的挂牌底价提高到62475万元。
不过,西部矿业所持有的中山证券12.55%的股权至今却并未完成转让。2015年12月10日、2016年1月19日、2016年2月24日和2016年3月25日,西部矿业又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四次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中山证券12.55%的股权,挂牌底价仍为62475万元。第五次挂牌公告的截止日为2016年4月25日。
如果西部矿业转让中山证券股权最终以其挂牌底价成交,则相当于转让中山证券股权的价格是3.67元/每元注册资本,比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的增资价略高。而如果锦龙股份本次定增成功,并且以3.5元/每元注册资本对中山证券增资,增资完成后中山证券注册资本金将达到32亿元,锦龙股份对中山证券的持股比例将升至85.62%。
锦龙股份此前因为筹划定向增发,于2015年7月8日起停牌,在2015年10月16日复牌并公布定增方案后,连续两个交易日收出一字涨停板。不过在昨日公布新的定向增发方案并且复牌后,锦龙股份表现平平,仅上涨了2.2%。
- 能源国企成降薪大户 中石油管理人员薪酬大减7.
- 两面针去年亏损1.69亿 高端牙膏市场反应平平
- 新潮实业耗资百亿转型 面临油价低位徘徊巨大压力
- 上海家化拟4.28亿美元收购英国婴儿用品制造商
- 正部级王玉普履职中石化一年 内部称其是空中飞人
- 中石油拟重组工程建设业务 多板块或将分拆上市
- 中石油2015年负债上万亿高居榜首 发债400
- 上海石化享“地板价”政策红利 一季度利润暴涨2
- 中石油董事长:坚决肃清周永康蒋洁敏等案件影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