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后,中钢集团4月再获一大利好。
14日下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的共同见证下,中钢集团与矿业巨擘力拓在北京签署协议,一致同意将双方合营的恰那铁矿项目再次续约至2019年末。
中钢股份总经理刘安栋与力拓铁矿总裁安德鲁·哈丁代表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相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合营的恰那铁矿的总产量将再增加3000万吨。中钢将向力拓支付4500万美元及与铁矿石价格挂钩的资源费。(中钢及力拓方面未提供更为详细的签约资金细节。)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额外的包销协议,在2016至2021年间,中钢将为力拓包销不超过4000万吨的铁矿石。也就是说,算上此次续约协议的3000万吨,未来5年内,力拓将向中钢集团提供最多7000万吨的铁矿石。
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恰那铁矿,是中钢集团和力拓于1987年建立的合营项目,该项目也是中国在海外首个大型资源投资项目。根据协议,中钢集团在合营企业项目占40%股权,力拓则持有剩余60%的股权。
1990年,双方签署了20年合作协议,原定产量为2亿吨,力拓每年向中钢供应1000万吨铁矿石。该协议2010年12月到期后,双方经协商续约5年并扩产了5000万吨铁矿石。而此次签署的协议,相当于双方合同的第二次续约。(该轮续约正式生效仍需要满足包括西澳洲、澳大利亚和中国政府审批等在内的先决条件。)
中钢集团党委书记、中钢股份总经理刘安栋表示,恰那合营项目是中澳贸易的奠基石。在当前进入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该合营项目的再次续约也是双方贸易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力拓是国际矿业四大巨擘之一。早在1973年,力拓就成为第一家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外资企业。40多年来,力拓累计向中国供应了大约18亿吨的铁矿石产品。
3月20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力拓CEO山姆·威尔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中国市场每年为力拓贡献40%的营收。“未来三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力拓在中国市场营收所占的份额比例也应该是增长的。只要中国继续发展,我就依然看好中国市场在未来的增长空间。”威尔士称。
力拓铁矿总裁安德鲁·哈丁14日表示:“在力拓从皮尔巴拉出口铁矿石的50年中,恰那合营项目不但是力拓最重要的交易,也使澳大利亚的经济与中国经济紧紧相连。在进入合营的第30个年头,恰那合营项目也成为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合作最长、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事实上,在过去20年多时间里,恰那铁矿一直是中钢集团旗下最为赚钱的业务之一。一位中钢集团前任高管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光恰那一个项目,中钢澳大利亚公司在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就给集团贡献了超过2亿美元的利润,这还不包括中钢贸易公司在市场运作中的获利部分。”
资深钢铁矿业分析师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即便未来三年国内要化解1.5亿吨产能,粗钢产量从现在的11亿吨降至8亿吨,中国对铁矿的需求量也将维持在10亿吨左右,“仅靠国内矿山是无法满足这么大需求的。”
徐向春称,既然中国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仍然存在,中钢从恰那项目拿到的吨矿成本又很低。这样看来,此次恰那铁矿续约风险小而收益可观,对中钢集团而言,肯定是个利好。
“按照股权比例,恰那铁矿合营项目每赚100美金,就有40美元属于中钢。现在不需要投入太大成本就可以继续赚钱,为什么不续约呢?”徐向春笑着反问。
- 昔日山西最大钢企海鑫钢铁或于5月份点火“复活”
- 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 半数债转
- 天津钢管集团否认陷入融资“恶性循环”
- 陕西黑猫甩钢铁发力新能源 成本制胜尽享循环
- 宝钢净利18年以来新低 总经理降薪167万
- 宝钢去年净利润下滑超八成 创下18年以来新低
- 渤钢成立5年负债近两千亿 为何钢铁业难做大做强
- 渤钢成立5年负债近两千亿 钢铁业做大做强为何如
- 八一钢铁2015年巨亏25亿 存观念落后等内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