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泰富在海南的旅游地产项目运营也存在困境。2014年,公司曾因“囤地”被海南省国土厅约谈。
总体而言,中信的地产业务难尽如人意。根据中信股份2014年年报,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315.3亿港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7.8%,同比下降18.6%。2015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为72.23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6%,同比下降24%。地产业务的利润贡献,虽然仅次于金融业,但也仅相当于后者的不到15%,远未达集团预期。
由于周转速度慢,从2009年开始,中信地产共转让旗下4个项目的股权。其中,广州“西关海”、三亚“中信半岛云邸”两个项目在转让中,债务总额超过其转让价格的一倍。中信泰富也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转让了旗下的两个项目。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中信曾希望将房地产培育成和金融产业并驾齐驱的一块业务,但目前已宣告失败。最近两年来,中信地产的拿地动作明显放缓,可见其对传统的住宅开发业务已“无心恋战”。
房地产业务“变身”
相比之下,中信地产近年在商业地产领域发力明显。中信地产于2014年成立中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商管”),并在去年11月首度披露其战略布局:拟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金石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商业地产基金平台,管理旗下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商业和酒店项目。此外,中信地产还以PPP模式主导一些城市运营项目。
中信股份在发布的声明中称,此次收购为公司“重新定位国内房地产业务”的举措,交易将使中信能更专注发展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综合项目的开发。
上述中信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在中信地产整合后,这些项目有可能最终留下,作为其发展商业地产和综合体的基础。
事实上,中信手中不乏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在中信股份的上市资产包中,共有4家公司从事房地产业务。除此次交易涉及到中信地产、中信泰富外,还包括中信和业、中信兴业。
中信和业于2010年拿下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项目,拟打造成北京市的最高建筑“中国尊”,就其地段和体量而言,堪称中信旗下最优质商业物业之一。中信兴业旗下除大量港口、基建等项目外,还与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共同运营PPP项目“中信(宁波)西店新城”。
此外,非上市资产中的中信国安集团,旗下也有相当规模的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项目,分布在北京、廊坊、太仓、北海、峨眉山等地。
再加上中信泰富旗下的11个商办、酒店和高尔夫球场项目,交易之后,中信旗下的房地产业务规模仍然堪称庞大。
但从业态上看,地产业务对于中信的意义已发生明显变化。上述分析师指出,未来中信的地产业务将更多与金融相结合,通过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试水PPP等方式,为中信提供稳定收益。也即,调整之后的房地产业务中,房地产属性将进一步弱化,金融属性则不断增强。
该人士认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无奈之举,但在当前住宅业务利润率逐渐下降的背景下,这种转变可使中信集团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尤其是如果把深陷“泥潭”的部分旧改项目转让,将使中信迅速回到“无债一身轻”的状态。
但与此同时,短期内,地产业务对于中信集团的利润贡献,将不可避免被削弱。
宋延庆指出,在完成这宗交易之后,中信旗下的地产业态较为统一,有可能实现最初的想法,即将旗下的地产业务合并成一家公司。
- 恒大金服上市优势突出引轰动
- 京东两大众筹项目遭遇大麻烦 投资者有苦说不出
- 万达集团成国际足联顶级赞助商 投资金额未透露
- 浦发净利增速首次跌入个位数 新行长如何转型备受
- 佳兆业集团境外债务重组协议获超80%支持
- 恒大进军互联网金融 优势凸显重构行业格局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资金运用会成立大会在沪举行
- 汇丰2015年四季度巨亏8.58亿美元 理财产
- 英特尔回应出售投资资产 称每年仍将投3亿至5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