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6日正式对外公布。根据方案,到2017年底,北京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确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雏形、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医患满意度,让民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资金保障可持续。
“以药补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为弥补医药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制定的政策,即允许医院销售药品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改革开放后,中国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医院卖药越多收入越高,医生开药越多提成越多,使得这一政策逐步演化成一种逐利机制。
2012年起,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分三批推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改革。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6日指出,5家试点改革医院成功实现了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与实施了医事服务费之间的“平移转换”,医院收入结构和激励机制得到优化,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体现,医生用药行为更加合理。
该办公室指出,根据公布的方案,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均纳入改革范围。到2017年底,“以药补医”机制全面破除,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相协调。
针对当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方案指出,将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逐步降低。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医生收入未能体现医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价值。方案指出,北京将在2017年底确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雏形,收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更加积极有效,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合理体现。
根据方案,北京还将鼓励资产多元、实行托管的公立医院等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办医,推进医疗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 北京公布医院改革方案 2017年底解决“以药补
-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 政策红利释放 医药产业升级进入快车道
- 工商总局明确不得销售“三无”商品 并加大处罚力
- 广州开始实行房产契税新政 144平米以上享优惠
- 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和发展 网约车新政制订时间表
- 出租车改革:数量管控放松有利于降低“份子钱”
- 熊瑞丽:用好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文创产业
- CPI反弹进入“2时代”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仍待观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