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产区大豆行业深陷泥潭
在2015年黑龙江新季大豆上市之后,市场普遍反映2015年黑龙江新季大豆水分高、蛋白低、有虫口,“质量差”成为现阶段黑龙江新季大豆走货不畅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俄罗斯返销非转大豆的乘虚而入,严重影响黑龙江新季大豆走货进度。据粗略统计,2015年中国进口俄豆的总数量估计在50万吨左右,在质量相差无几的前提下,俄豆以低廉价格抢占黑龙江大豆市场份额,黑龙江当地新季大豆走货始终困难。
在春节结束后,黑龙江产区大豆从业者对后市丧失信心,往年当地市场正月初六就已早早开工,购销逐渐活跃,而在今年,大部分贸易商反映,将在正月十五之后才逐步开始恢复收购。行情偏淡,需求疲软,市场整体对黑龙江新季大豆需求量降低是开工延后的主要原因。在重重压力之下,黑龙江产区大豆行业将深陷泥潭,正月十五之后当地大豆市场预计逐渐恢复活力,但随着临近春耕,农户很可能对大豆降价出售,用于筹备下一年度的生产资料。
沿淮主产区大豆行情短期难以上涨
目前国产大豆的消费主要对应的消费群体是食用领域,是国内豆制品、非转基因豆油的主要原材料。但受到进口大豆冲击,2015年沿淮产区新季大豆走货始终不温不火。在正月初十后,安徽、河南、江苏部分贸易商逐步恢复大豆市场购销,价格维持节前报价,安徽净粮装车价格4300元/吨,河南净粮装车价格4280元/吨,始终处于有价无市的情况,而湖北贸易商则由于当地大豆余粮较少,均表示将在正月十五之后逐步恢复市场购销。
现阶段沿淮主产区大豆销售情况堪忧,河南大豆余粮剩余近两成,农户并不急于销售,挺价心理浓厚,价格维持稳定。安徽大豆销售情况则分为两部分,其中宿州、淮北一带,当地大豆主要销往南方市场,但南方市场几近被进口大豆占据,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而亳州、阜阳、涡阳一带,当地大豆主要销往北方市场,目前北方市场用粮企业均有一定量库存,需求不旺,但由于东北新季大豆质量较差,竞争压力较小,后期行情或将有所好转。
进口大豆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据了解,2016年1月份中国进口大豆566万吨,去年同期则为688万吨,同比减少17.7%。截止到2月18日,青岛港进口美西大豆价格3070元/吨,进口美湾大豆价格3090元/吨,较春节前均上涨了100元/吨。虽然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价格小幅上涨,但是进口大豆仍旧占据价格优势,走货正常。
众所周知,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由于国产大豆价格居高不下,使得部分豆制品加工企业利用进口大豆的低价优势,采购进口大豆用以加工豆制品以保证利润最大化,进口大豆成本较国产大豆有400—600元/吨的价格优势,再加上现阶段我国监管力度减弱,进口大豆替代国产大豆进入食品加工厂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销售进度。
另外,2015年农业部下发的《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这很可能提升国内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再加上进口大豆在一旁虎视眈眈,使得2016年国内大豆市场整体仍将趋弱运行,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 中国农业是产能不足而不是产能过剩
- 中国首个互联网蛋鸡养殖保险助力产业升级
- 奶价下跌奶农陷困境:几千万元自建牧场被搁置
- “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处境艰难 消费者认知不高
- 农业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三件事
- 农业部:强化政策扶持 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
- 植物伟哥玛咖从天价到萝卜价 囤货商人巨亏
- 中国马铃薯主粮产品开发获得阶段性成效
- 上月肉价涨18.8% 对全年CPI影响有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