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发改委:把绿色发展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领

其他行业  2016-3-8 11:24: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今日表示,发改委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今日表示,发改委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发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精神,坚持五位一体、五化协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对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为:首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得到健全。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重点任务及制度建设全面推开。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改革配套方案或办法印发实施,形成改革的组合拳。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两批102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地区实际的有效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生态文明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制定修订了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批法律法规,2015年发布节能国家标准62项,“十二五”累计发布330项。深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资源税改革,出台和完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电价、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以及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予以补偿等一系列政策。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推行排污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积极培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台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在10个省市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发布绿色债券指引。

  第三,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出台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制定出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协调指导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形成改革方案和市县发展总体规划。启动研究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研究形成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加快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形成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

  第四,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以年均3.6%的能耗增速支撑了GDP年均7.8%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2%,节能8.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9亿吨。2015年,资源产出初步核算提高到约5922元/吨,资源产出率比2010年提高约16%。农作物秸秆利用量达6亿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主要耗能产品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电解铝交流电耗、燃煤发电供电煤耗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全国已有超过85%的县城具备了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二五”以来,国家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十二五”累计造林约4.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水土流失治理、沙化土地治理持续推进,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第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约20%。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2%,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4.4%。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得到提升,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实施了一批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项目,减轻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对话与务实合作,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南南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七,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开展了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以及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经常性宣传教育得到加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发改委还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具体为:一是树牢绿色思想。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态文明内涵,引导形成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厚植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二是谋划绿色布局。要构建起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和科学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建设绿色城市、绿色乡村。

  三是推进绿色生产。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把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深度有机融合,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深刻变革。

  四是推行绿色生活。要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力戒奢侈浪费、过度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开启绿色生活。

  五是确立绿色导向。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大幅提升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考核权重,严格考核问责,发挥好“指挥棒”作用。

  六是健全制度体系。要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5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