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服务范围扩大
意见提出,燃煤电厂第三方治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特许经营模式。燃煤电厂按约定价格,以合同形式特许给环境服务公司,由专业化的环境服务公司承担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规定的污染治理任务。
二是委托运营模式。燃煤电厂按约定的价格,以合同形式委托专业化的环境服务公司承担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规定的污染治理任务。
意见明确,到2020年,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由现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领域全面扩大至废气、废水、固废等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社会资本更加活跃,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方治理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环境服务公司技术水平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一批能力强、综合信用好的龙头环保企业。
燃煤电厂宜采用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环境服务公司。同时,通过价格、财税、融资、奖励等政策支持相关政策的落实,包括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地方环保热价政策;给予第三方治理项目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依据项目及合同给予实施第三方的环境服务公司优惠;鼓励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环境服务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对实施第三方治理,达到相关环保标准要求的燃煤电厂,在领跑者、机组竞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市场将大幅扩容
燃煤电厂第三方治理试点始于2007年,目前商业模式清晰、运营效果较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国内脱硫、脱硝特许经营规模分别达到9700万千瓦、3300万千瓦;截至2015年,全国火电机组达到9.8亿千瓦,当年火电发电量约4.2万亿千瓦时。
目前,清新环境、中电远达、龙净环保等多家上市公司已开展第三方治理业务。若该政策全面执行,则将推动电厂大气治理潜在市场空间的大幅扩容。据广发证券研报测算,对应年运营收入合计近1000亿元,潜在运营市场年净利润超100亿元。
去年12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补贴政策出台。此次电厂第三方治理意见的出台,是推动燃煤电厂大气治理的又一强力举措,特别是以电厂为中心的脱硫脱硝除尘、超洁净排放改造是大气治理的核心战场。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进入2016年,超洁净改造、特许经营模式推广将共同推升电厂治理的潜在市场空间,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废水零排放、固废等处置需求和后期相关排污权、碳排放交易的庞大市场,电厂治污市场空间大、景气度高且可持续。
- 新电改综合试点下一城 重庆启动售电侧改革
- 发改委:抓紧编制首都能源保障综合规划
- 2015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
- 环评乱象:皮包公司违规承接项目 五企业被揪出
- 近405上市煤企预计去年首度亏损 兼并重组大潮
- 环保部通报20起违法案件 有企业排污超标13倍
- 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成立
- 去年铁路货运量遭最大跌幅 70%运量下降为煤炭
- 环保部通报31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 4企业遭按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