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所谓3%的赤字率红线来自于1991年奠定欧盟基础的《欧洲联盟条约》。该条约规定,1994年起,欧盟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率不能超过3%。自此,3%财政赤字率红线被中国等国家参考。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记者表示,所谓的赤字率红线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具体取决于两个实时指标。第一要看政府的偿还能力。如果经济增速很高,未来的税收有可能增加,现在增加点赤字就没有关系。如果未来的前景不好的话,现在增加赤字将来还不上就很“麻烦”。
“所以,借钱,能不能借,看你未来能不能挣钱,非常简单。”滕泰表示。
第二是要结合资产端来看负债。一个企业应该借多少钱,看它有多少资产。如果资产是1000万,借债1000万,即为一比一,50%的负债率。这是一种情况,总资产的一半。对于中国来说,除了有GDP、财政收入作为赤字的后盾,强大的国有资产是不应该忽视的一方面。
“中国的国有资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净值接近40万亿,这是其他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滕泰对记者表示,“所以考虑未来的收益、经济增速和资产端三个情况,中国的赤字率可以高一点。3%太低了。”
展望:财政赤字或超2万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5年全国财政赤字率(赤字占GDP的比重)约2.3%,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瑞银证券发布的《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定调》称,未来财政赤字可能提高至3%以上。
央广网财经记者测算,假定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在7%至8%的区间内,今年GDP总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若2016年财政赤字率为3%,财政赤字规模将超过2.04万亿。
那么,逐渐扩大的赤字规模会流向哪些领域,又会对老百姓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华夏新供给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赤字将服务于整个预算安排,本身并没有所谓“指向”。不过财政政策历来有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护生态等重要作用,这些其实都跟老百姓息息相关。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波称,此次提高财政赤字率带来的财政支出增长,可以在产能转化、城镇化建设、环保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上发挥作用。
滕泰分析,增加财政赤字服务于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地作用于生产。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增长来实现福利的增加,最后让老百姓受益。
“虽然不是直接把钱直接给老百姓,但只要企业生产好了,经济效益好了,那么就业就必然增多,老百姓的收入也会增加。”滕泰表示。
- 俄罗斯全球通缉前首富 哪怕是在南极也要抓
- 专家: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要靠结构调整与改革
- 中央经济会议释放财政信号 2016年财政赤字或
- 中央定调城市火车头地位 或将成经济新增长点
- 美媒称中国经济靠年轻人主宰:财富更多更愿花钱
-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稳定住房与汽车等大宗消费
- 专家:中国利率市场改革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机遇
- 实业系涌入保险业 资本市场引险资潮
- 出售不良资产加快转型中科英华2015年有望扭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