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指出。
对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亦有定调。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上述成就的一个注脚,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一数据目前已接近55%,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意味着,中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空前重要的意义。”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对中新社记者指出。
在亮出“成绩单”的同时,21日闭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同时坦言,在这一进程中,也存在“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这些城市病,在大城市表现为高房价、拥堵和雾霾等问题,中等城市则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等,三四线城市则因房地产等的过快发展,出现了‘空城’、‘鬼城’等现象。”郭夏说,这其中很多问题的症结,就是在于很多城市不顾规律的盲目冒进。
这一点并未被城市工作会议所回避。会议特别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在此认识下,会议强调,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这意味着,未来要基于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给之前的一些不足之处补课。”张占斌说。他认为,会议在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并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期召开,表明“全党对城市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
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陈田看来,本次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亦有明显的现实因素的考量。他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由产能严重过剩触发的结构调整困局,持续困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在此形势下,对于城市工作的部署,亦有一笔“经济账”。
张占斌同意上述判断。他指出,包括产能过剩、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亦是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对于城市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本次会议亦有论述。作为一个重要论断,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意味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料将与城市工作产生共振,共同推进明年经济“达标”的实现。
“譬如,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将对经济有所提振。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部署的房地产去库存这一任务能否取得预期成效,也与农民工进城及相关城市工作密切相关。”陈田说。
但陈田指出,城市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城市工作的推进绝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同样的,城市工作对经济的拉动,也不会在短期结束。从中长期来看,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望成为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 美媒称中国经济靠年轻人主宰:财富更多更愿花钱
-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稳定住房与汽车等大宗消费
- 专家:中国利率市场改革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机遇
- 实业系涌入保险业 资本市场引险资潮
- 出售不良资产加快转型中科英华2015年有望扭亏
- 解读中央经济会议看点 新消费服务业或将成增长
- 全面两孩拟2016年元旦施行 社会抚养费修订存
-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为何会期特别长?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将释放哪些信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