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北京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2014年,北京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4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4吨。不过,北京制造业与全球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北京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工业领域尚未出现一个影响全球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加快转型,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在解读《纲要》时表示,北京主攻方向不是一般产业,而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和创新部分。“北京创造”不等于创造活动全部在北京实现,而是跨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制造业中,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污染较大的行业将就地淘汰,推动腾退空间资源向高精尖产业的重点方向、行业和优势企业转换配置。医药、建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率先推动集中疏解,与津冀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对于“绿色制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将改造升级优势企业。
下一步,市经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制造业转移疏解指导目录、技术改造指导目录、高精尖产品目录和项目优选线标准等配套政策文件。《纲要》还提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本市建设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年,建设2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重大示范项目10个。到2025年,重大示范项目达到20个。
到2020年,围绕40个左右高精尖新产品落实一批高科技项目,其中5-10个为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产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到2025年,力争打造20个左右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产品”。
■解读
“3458”行动计划
3
“三转”调整
推动存量产业“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再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4
“四维”创新
强化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的全面创新。
5
“五类”体系
“高、新、轻、智、特”产品体系,即为代表产业制高点的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代表制造业服务化的集成服务产品、推动产业轻资产化的设计创意产品、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产品。
8
“八个”专项
包括集成电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
- 专家认为央企重组力度将加大 会有系列重磅动作
- 北京重污染红色预警 口罩净化器卖断货需提前预订
- 国务院清理僵尸企业 亏损三年以上央企将出清
- 今年CPI和PPI持续低位运行 政策托底空间打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 调动社会资本投入
- 无纸化缴税与退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 国企盈利仅1年由增转降 或成供给侧改革第1枪
- 中国退休准备指数 55岁退休储蓄水平未达标
- 商务部将采取措施确保中国企业在外人员安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