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间,万科公告称,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险集团通过旗下安邦人寿保险、安邦财产保险、和谐健康保险及安邦养老保险合计买入万科约5.5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两天前,万科刚宣布第一大股东易位,新的大股东同样是险资——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至此,股东层面,万科出现了四方力量:以职业经理人王石、郁亮为首的万科合伙人,前大股东华润,现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安邦保险。
事实上,险资大规模买入乃至控股房企已成风潮,前有金地,后有安邦保险刚入股的远洋地产、万科。
资金连续流入万科
上周,万科股价出现罕见拉涨,4日升值逾30%。以万科接近2000亿的市值而论,这种升幅所需的资金量相当之大。
上周日,资金主力浮出水面:前海人寿的一致行动人钜盛华,通过7项资管计划连续大笔买入,占公司总股本4.969%。本次权益变动后,“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20.008%。
这是在万科股权层面角逐的第一方力量。目前在股权占比中存在优势。
不过,要扮演好万科第一大股东并不容易。就在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万科股价已连阴两日。
毕竟,在外界看来,万科的核心优势在于,原大股东华润放权后,以王石、郁亮等职业经理人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可迭代的公司制度。如今大股东易位,对于中小股东而言,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陡升。
另一方是安邦保险。从11月起,安邦也悄然进入万科。它的持股成本在每股14.28元到19.75元之间。
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此次举牌前,安邦并未联系万科。作为一家公众公司,万科不会拒绝任何投资者。
对于万科近来的股权异动,微信公众号“经观地产”引述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微信的一段话,似乎能表明态度:“近期万科股票骤然两个涨停板。是刷屏的财经新闻。1988年万科股改时,老王就放弃了股权,表明了对财富的态度,也表明了和团队一起做职业经理人,把万科打造成现代优秀企业的自信。既然放弃了股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谁想成为或实际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就不是管理层能左右的。但能做到的是为全体股东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为社会承担责任并捍卫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的价值观和万科文化。”
险资大规模“围猎”地产股
安邦并不是第一次进入万科。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它才刚刚减持。不过,对于安邦此次入股的举动,仍然不容小觑。
险资一向青睐旗下拥有物业等资产、估值便宜的标的。恰好,市净率低的万科开始转型,储备有商业地产、产业地产、长租公寓等。
安邦青睐地产公司。举牌万科之前,安邦刚刚耗资78亿港元买入远洋地产20.5%的股份。
对标万科,远洋地产的业务包括住宅、写字楼、物业管理等,手中同样拥有大量存量物业。
安邦的入主,让万科董事会未来的实力对比更为扑朔迷离。另外两方分别是万科合伙人,以及原大股东华润。此前,华润曾小幅度增持应对宝能系抢筹。
至于万科合伙人,谭华杰表示,如有增持计划,会公告,不过购买力有限。
- 万科的烦恼:宝能上位安邦“叩门” 各方博弈乱局
- 爱屋吉屋疯狂后一升一降:涨中介费或降低薪资
- 四大房企前11月销售面积和金额齐增长
- 香港楼市"涨不动"了 业界呼吁港府或检视“辣招
- 东莞入冬楼市“降温”:开发商惜售 成交量或下降
- 绿地金融牌局 百亿定增背后约800亿版图与地产
- 福州新区将启动建设12个项目 将投100亿造海
- 毛坯房验房三大事项一定不能忽视
- 万科这一年:转型布局将拉开 跃2千亿继续领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