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国内成品油调价发生在11月3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125元。在此次调价之前,国内油价曾经历“两连涨”。而自11月3日油价下调之后,国际油价继续下行,这使得成品油价“两连跌”成为可能。
截至1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至每桶40.74美元,比11月3日价格下跌15%。在专家看来,近期打压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美国原油库存不断攀升;二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越来越浓重。
易信总部中国区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灏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称,全球原油库存目前升至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发达国家原油库存较5年均值高出2.1亿桶,已经超过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以来累计的过剩原油库存。另外,近期多位美联储高官发表的讲话倾向于支持加息,市场预期认为,12月份升息可能性继续提高。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始终运行在每桶四五十美元附近,与去年相比处于“腰斩”水平。而国际能源署在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认为,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态势可能仍将持续,油价在中期可能会保持在当前水平。
由于国际油价保持低迷,我国成品油调价参照的一揽子原油变化率持续走低。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薛群表示,今年美国出现暖冬现象,这削弱了取暖油的需求。短期来看,原油高库存的压力将继续影响国际油价。预计11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顺利开启,油价或迎来年内第十一次下调。
- 中国将加大非法金融活动惩处力度 维护市场有序运
- 民生分行长被举报收2300万后未提供财务顾问服
- MSCI指数首次纳入中概股 阿里百度上榜
- 双十一的912亿:内需马达驱动科技创新
- 社保卡跨行取现不收手续费 6家社代理银行执行
- 银监会表示近日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 首例网贷评级案近日开庭 融360被起诉不正当竞
- 行业环境诱逼保险飞单难控 无辜顾客实为投机商
- 解析信贷下滑之谜:信贷资源转向零售票据和房地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