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介绍,在新开仓阶段,券商目前通过两项参数调节投资者的杠杆比例,即可抵充保证金证券折算率及融资标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市场一般理解“融资买入最大可使用2倍杠杆”,其实需要同时满足担保品折算率为100%且买入标的保证金比例为50%,在现实中极少出现这样的情形。
据介绍,目前,大多数券商规定使用A股作为担保品折算率不超过70%,ETF折算率不超过90%,国债折算率不超过95%,能够100%作为保证金计算的只有现金。同时,自今年以来,券商普遍强化了融资标的风险管理,保证金比例采用顶格50%标准的股票几乎不再存在。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要尽可能放大杠杆,就应该在持有现金时融资买入个股,然后投资者再使用现金买入其他股票,只要在维持担保比例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一位券商信用交易部资深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这样开仓杠杆倍数原本理论上2倍,新规实行后降至1倍,应该说降低了整个业务理论上的杠杆天花板。”
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现金作为担保品的投资者相对较少。证金公司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现金作为担保品在担保品总市值中仅占7.0%。与此相对的,使用主板个股作为担保品所占比重为62.6%,中小板个股18.1%,创业板个股11.1%。可见,现金是投资者最少使用的担保品。
当投资者选择个股作为担保品时,由于券商前期已经对不同个股中使用的不同风控标准,新规对相对低估值个股获得增量资金流入的影响或更大。
以10月底融资市场份额最大的银河证券为例。其目前为中国平安设定折算率为70%,保证金比例为62%。即投资者若持有100万市值中国平安,可新开仓融资买入中国平安约112万元。新规实行后,保证金比例由62%提升至100%,折算率却不会立刻变化,同等条件下投资者新开仓买入中国平安上限降至70万元,新增资金潜力下降37.5%。
而反观创业板个股,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的大型券商已普遍将创业板个股保证金比例调高至100%以上,新规并不会给投资者新开仓买入此类个股造成直接影响。
从证金公司数据来看,自10月市场转暖以来,非银金融板块由于估值较低、盈利增长想象空间较大,同时风控标准较松易于融资,正是本轮融资资金快速流入的主要目标。数据显示,10月初两市非银金融板块融资余额874亿元,截至11月12日增至1242亿元,增幅42%。而在同期,两市融资余额增幅则为26.4%。11月以来,非银金融板块更是连续成为单日两市融资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
业内人士估计,随着新规实施,以及非银板块短期内累积涨幅较大,新增融资资金流入非银板块的速度将放缓。
- 10月两口径外汇占款双增 汇率稳定有望得到支撑
- 沪指盘中跌超1%失守3600点 创业板跌逾2%
- 证券交易印花税前十月超沪指6000点水平 10
- 今年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下降超50%
- 人民币加入SDR倒计时 外资瞄准在岸债券
- 新增贷款10月环比降超50% 货币政策仍要发力
- 看双11背后金融数据:一场互联网大考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9个季度上升
- 银行业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0.09个百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