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显示市场颇显疲软,显示业界正面临新挑战。显示产业上下游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创新技术、创造应用,拓展市场新空间。”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王东升在会上如此表示。
供需失衡
近年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迅速,到2014年进入了新的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2014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到1400亿元,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7%,跻身全球三甲。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平板显示全产业链累计投资超过了700亿美元。在技术指标方面,我国平板显示也不断取得突破,如实现大尺寸、宽视角、低功耗、高分辨率等,甚至还出现新型的显示技术。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北京、重庆、四川,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产业聚集区。
虽然如此,彭红兵坦言,在全球经济未彻底复苏、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显示产业未来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电视机市场是显示应用的最大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电视机的出货量仅1亿台左右,同比下滑3%。而电视面板的出货量则超过了1.3亿片,品牌厂商的库存周期已经达到7-8周。价格开始不理想,有下滑的趋势。
据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的短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等五大传统显示应用市场,近年来出现下滑趋势,预计2015年五大应用市场总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3%,增长乏力。显示产业面临产能增长很快、但需求增长缓慢的局势。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薄连明表示,2016年显示行业可能迎来产能过剩,未来两年供过于求将成大势。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荆林峰分析了行业可能出现的两种选择。一是减少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二是提升产品价值,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显然,减少成本、降低价格,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使企业形势得到好转,但如果无限制的降低成本,最后就会牺牲产品的性能,客户满意度将会大幅降低,整个产业利润都会下降。
创新突围
“这几年显示产业发展没有背离‘王氏定律’,显示领域新技术迭出。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新技术,最终还是取决于最终客户的体验。”王东升表示,因此,显示产业必须创新技术、创造应用,拓展市场新空间。
“新的技术在哪里呢?‘5P1H’(即高画质、节能、功能融合的解决方案、时尚、高性价比、健康)是显示产品的创新方向。”王东升认为,好的新技术能够支撑显示产品在“5P1H”方面不断进步。京东方便是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创新的典型代表。
“京东方具体的做法首先是遵守创新指导思想‘王氏定律’。”荆林峰介绍说,“在特定的显示规格下,产品价格每36个月下降50%,如果无休止的下降最后是无法经营。必须在相应36个月时间段内让产品性能提升一倍,才能确保边际效应水平。京东方必须要快于36个月把产品性能提升一倍,这是指导内部创新速度的方法。”
“京东方每年的研发支出占到年销售收入的7%左右。”荆林峰表示,在不断的创新投入和研发投入之下,京东方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企业;新增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手机面板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达19%,全球第一;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达32%,全球第一。2014年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100件,截至目前专利数量超过3.2万件。
新的应用市场在哪里?王东升表示,以前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五大传统细分市场,现在出现了诸如车载、医用、工控、公用、穿戴、透明、镜面等诸多新的细分应用领域。在物联网时代,显示器件是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必备部件,从这一意义上讲,物联网是显示器件更广阔的市场应用新空间,显示业界也应该为推动物联网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对此,荆林峰表示,车载、穿戴、工控、医疗、镜面这些新的应用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从2014年到2018年,车载应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穿戴应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新的应用如何做好是释放产能的关键”。
共建生态圈
“我国的显示产能占全球比例很大,如电视平板显示占全球市场53.4%,手机占81.1%,显示器占95.3%,但从上游主要原材料来看,能够自主配套的材料相当低。在自主配套材料中,玻璃只占3%,液晶占5%、靶材占2%。产业链本土配套过低是显示产业未来的隐忧,可能会出现‘有车没油’的局面。”薄连明表示。
“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上下游整合,形成产业生态。”薄连明认为这是促进显示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他表示,华星在过去几年就是靠融合国际化团队,建立自主创新的生产线,同时整合上下游,不断探索和发展的。
“跟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和外部环境吻合,下一步中国经济社会将步入转型调整期。”对于行业未来的形势,彭红兵表示,未来我国会将显示产业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未来围绕新材料、工艺装备,还会加大支持力度。他还透露,未来我国将加强显示产业发展所需的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涉及标准、知识产权、推动国际间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工信部也会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加强政策上的研究,把整个显示产业环境建设的更为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
- 创新推动 显现产业着力化解供需矛盾
- 策略月报:重点观望为主
- 国联证券市场策略日报第159期
- 央行:允许为境外央行类机构开立人民币账户
- 马云:我们需要有一个自己版本的WTO
- 聚焦十三五: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纳入规划
- 亚投行已考虑准备先期项目 能源交通等领域优先
- 发改委批复京津深三地轨交项目
- 电信业经历五次改革 业内呼吁运营商“网业分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