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在距离太阳2.57亿英里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上采矿的成本可能为270亿美元,这包括发射10次火箭以运输设备,开采金属矿石及水,以及建设处理原材料的太空设施。
而相比之下,雪佛龙公司(ChevronCorp)在澳大利亚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Gorgon的建设成本,预计将高达540亿美元。
不过,要让投资者相信人类在太空能够找到未来,并最终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还是很困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ReneFradet对彭博表示,投资者一直都有,但是他们需要了解风险和收益到底如何。
太空经济
根据上述研究,在月球采矿的资本支出为90亿美元,而捕获近地行星的一部分可能只需要花费4.92亿美元。
太空探索支持者认为地球与太空之间往返成本过高,他们的关注焦点因而转向这种可能性:为在太空运行的产业提供原材料,从而对最终殖民火星等太空探索提供支持。
他们称,在太空采矿可以为殖民地居民提供金属材料以及水,还可以为火箭提供燃料,最终会形成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不过美国DeepSpaceIndustries董事会成员JulianMalnic称,从经济性考虑,即便在太空发现了金矿,他可能也不会去碰。
NASA的Fradet则称,NASA的小行星转向任务(AsteroidRedirectMission)等项目,正在为太空采矿的可行性提供证据,关键之处在于,能否打造成功商业案例,让矿业人士彻底信服。
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学院高级讲师JeffCoulton认为,现在进行太空采矿并不能赚钱,二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后或许可以。
而当前某些企业太空采矿成本甚至更低。据谷歌高管LarryPage和EricSchmidt投资的小行星采矿公司PlanetaryResources,对小行星每执行一次采矿任务,只需要花费5000万到1亿美元。
PlanetaryResources总裁兼总工程师ChrisLewicki表示,正与企业高管及矿业公司勘探负责人就其太空采矿计划进行商谈。他称,矿业公司很关心如何参与进来,才不至于落后。
力拓集团CEOSamWalsh今年2月曾表示,太空采矿如果确实能够进行,力拓肯定会参与。
- 十三五环保投资力度将加大 或撬动万亿级投资
- 贵州发改委:工商用电同价商户减轻负担数十亿
- 汽车维修信息公开管理办法2016年实施
- 地方户籍改革方案年底前落定 房地产主导增长待变
- 发展态势良好 环保或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 墓地投资孕育新热潮 高额服务费欲替代高价墓
- 十三五规划提议首次提及全员参保
- 三分之一P2P倒闭 自融拆标将成行业潜规则
- 创新推动塑造经济增长新模式 造新常态核心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