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讲诚信、守信用的文化传统,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到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小到虚报冒领、学术不端、逃票爽约,失信行为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屡屡遭遇的烦恼。从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电影票房造假”等热点事件看,在一些人心中,诚信的分量变得越来越轻,甚至完全被抛到脑后。
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提升公众信用意识、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对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自国务院下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来,诚信社会建设正在提速。特别是今年,首批获准民营个人征信机构陆续推出的评分及应用,让人们在传统信贷领域外第一次全面感受到信用的价值。
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例如,有的机构开始要求领养宠物的个人信用分达标,某些银行、企业招聘员工必须提交个人信用报告,一些酒店、租车公司根据个人信用水平可免押金……当征信从传统的银行信贷记录扩展到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无论交通违法记录,还是水电费缴纳情况,甚至网上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个人的信用水平。当“信用之网”织得越来越密时,可能没有人敢再无视信用、透支信用。
随着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逐渐形成,“守信得利、失信受罚”将成为社会管理常态。不良记录的污点一旦形成,要5年后才能消除。重视“信用账本”,必须大力增强自身诚实守信观念和公德意识,多积累信用财富,不做违背诚信的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相信随着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健全,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信用会真正成为公众衡量自身行为准则的一把尺子。
- “五朵金花”持仓调查:国家队偏爱哪些股票?
- 证监会处罚10宗违法减持 “主观非恶意”不能免
- 10月“国家队”持股全扫描:单月浮盈近3000
- 解读10月PMI:中小型企业持续低于临界点
- 11月投资月历:环保股、互联网传媒值得关注
- 前三季度四大电企仍净赚278亿 收入清一色下滑
- 深交所拟发布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
- 指数暴跌徐翔赚钱 净值诡异大涨或将成泽熙被查导
- IMF执董会:11月开会商讨人民币加入SDR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