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10月28日报道,“总”是中国员工称呼自己上级时的一种常用叫法。现在,公司的任何人如果被抓到在任何地方——工作场所、会上、电子邮件或者网上聊天室内,使用这个词将被罚款100元。
报道称,但是,这个罚款是由老板而非员工出的,这是上海万科《关于执行无“总”称谓的要求》的内部文件中规定的。文件称这一做法是为了深度推行“合伙人”制度,努力构建一种更加开放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作环境。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动荡时期,经济放缓打破了旧有的商业模式,同时也提供了令公司尝试新东西的理由。
上海万科的做法受到了表扬。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说,摒弃“总”的叫法表明万科“决心抛弃繁文缛节,促进内部活力”。
报道称,上海万科的母公司中国万科在中国建造的居民楼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但是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万科试图通过将重点转向“智能家居”来进行补偿。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制造壁挂式除霾设备、水净化器和智能机器人(78.240,0.98,1.27%)。
重塑办公室文化也是改造商业模式这一更广泛努力中的一部分。
这个野心不小。通过放弃“总”的叫法,上海万科试图打破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所说的中国“以权力为基础的社会”中的一个链条。
报道称,取消职衔对于中国的未来来说可能意味着很多东西。
在2012年一份有关中国创新情况的报告中,麦肯锡咨询有限公司指出工作环境对中国是优先考虑的重点之一。西方公司的进步通常来自于内部观点的碰撞,但是“在许多中国公司,传统的组织和文化藩篱禁止这种交流”。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驻上海的所长乔纳森·韦策尔说:“不应当考虑你的老板,应当考虑的是正确答案。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转变。”
报道称,如果说这种主张是为了实现人人平等的话,那它并没有奏效。没有人忘记谁是将军。香港大学[微博]教授冯客说:“这是一个异乎寻常地在乎等级的社会。”
然而,在亚洲其他地方,取消头衔的做法在现代开始复苏。在韩国Kakao公司,新员工第一天上班前要选一个英文名字。
在韩国,老板通常都只能叫头衔。Kakao公司首席人力资源主管阿德里安·申说,在传统的公司,没有人敢叫名字,这意味着“不管有意无意,人们在彼此间说话时都会想到权力等级”。“使用英语名字有助于Kakao成为一个更具活力和高效的团体。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
但是,他告诫说名字只是门面。他说:“只要公司继续关心诸如谁坐在哪儿,谁要在会上发言等问题,仅仅使用英语名字不会改变任何东西。”
报道称,尽管如此,首都师范大学CET项目学术主任莫大伟说,改变人们彼此称呼的方式还是有一定作用。居住在中国的莫大伟说,他注意到当人们使用“嫂子”称呼朋友的妻子或者女朋友时,“使她感觉像是这个家中的一份子。她是我的嫂子,而不仅仅是简”。
同样,在办公室里,只要让雇员用“总”,那么“你说的每个词都强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是老总,而你只是一个普通员工”。
报道称,他说,如果中国的公司“希望拥有一支更民主的劳动大军,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挑战正统观念,那他们需要把发言中无处不在的这些头衔和职务去掉”。
- 任志强:退休就不再管 华远地产高层称不玩命拿地
- 万科一哥金字招牌烂尾 一个月曝五地业主维权
- 碧桂园或退丰台地块:衡量地块价格和资金问题
- 南国置业转型遇阵痛 年度业绩欲减守住底线
- 中国平安与BIP成立地产平台 首进美国物流地产
- 远洋地产回应:持有现金200亿元
- 恒大70亿港元接盘重庆老地王 5个月花200亿
- 葛洲坝北京高价拿地 新地王项目单价将超15万
- 中信牵手ABP伦敦首秀 17亿英镑亚洲商务港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