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利好百度
根据交易内容,百度将通过此交易完成前拥有的178,702,519股去哪儿网(下称“去哪儿”)A类普通股和11,450,000股去哪儿B类普通股置换成11,488,381股携程增发的普通股。该项交易的股票置换比例是每个去哪儿美国存托凭证可转换成0.725个携程美国存托凭证。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
这意味着,携程成为去哪儿的最大机构股东,而百度则成为携程的股东之一。
“有一种八年抗战快要到头的感觉。”昨日下午记者就合并求证时,一名合并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两公司首次爆出合并传闻。颇值得玩味的是,今年6月,携程曾向记者确定终止对于去哪儿的投资谈判,原因是去哪儿拒绝了携程的初步收购提案。而根据昨日的协议,携程则绕道“百度”最终实现了对去哪儿的收购。
此举对于百度的意义尤为巨大。对于26日公布的百度与携程之间的换股交易,温莎资本合伙人简毅表示,百度这项交易的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对91的收购。从资本的层面看,这是一次极其高明的资本运作,百度既保证了在这个由三家公司组成的在线旅游利益共同体中的绝对话语权,又以一种“不那么强势”的姿态顾及了交易中各方的感受,最终促成了交易的完满达成。其次,从业务前景看,旅游业是继房地产行业后的“准刚需”行业,其发展前景和高速发展的时间甚至将超过房地产行业,百度在旅游、尤其是在线旅游行业有如此手笔的布局,对其整个O2O战略的落地,都是重大利好。
而根据合并双方的最近二季报,携程第二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25.3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为人民币1.43亿元。去哪儿网同期总营收为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净亏损为8.157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近一倍。“盈利无期烧钱不止”无疑成为推进合并再次提上日程的关键因素。
而就在与去哪儿谈判破裂期间,携程也并没有停止收购的步伐,包括与另外几家投资方共同购买Expedia所持有的艺龙股份,其中携程出资约4亿美元,持有艺龙37.6%股权。携程还协同首旅酒店等组成买方集团,向如家提出私有化提议函,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32.81美元价格收购除买家以外的全部已发行流通股。此价格较如家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溢价20%。根据首旅酒店今日发布的最新公告,目前该交易仍处于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过程中,首旅酒店仍继续停牌。
OTA市场大整合
与此同时,OTA市场加速整合,今年5月京东宣布投资总计3.5亿美元用于认购途牛股份,将以持股27.5%跃居途牛第一大股东。京东还将为途牛提供广泛的运营支持,包括大数据、金融服务、流量及其他经营资源等。在京东入股的同时,弘毅资本、DCM、携程、淡马锡和红杉资本亦将分别投资8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认购相应的途牛股份。此外,OTA第二军团的阿里去啊依靠阿里系资源发展迅速,而同程网也宣布年内重启A股IPO计划,驴妈妈亦在6月1日宣布获得锦江国际集团5亿元的战略投资。
执惠旅游创始人兼CEO刘照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合并对于双方是共赢。“在线旅游价格战造成的烧钱大战不可持续,资本寒冬的到来使得众多互联网企业报团取暖;与此同时,百度O2O大战略200亿发力糯米,巨亏的去哪儿与携程的消耗战局面需要改变,降低消耗,专注应对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带来的O2O大战压力。”刘照慧表示,“对于携程,在线旅游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携程消耗巨大,傍上百度流量大腿,减少成本消耗。”
而对于其他竞争者,刘照慧则认为,旅游O2O线下部分布局携程和去哪儿都没有太多优势,携程的本地玩乐和去哪儿的当地人都不算很成功,所以对休闲度假领域影响有限,途牛背靠京东的资金及流量支持,以及在出境游上的深耕能力,在金融创新上的布局已经展开,想象空间不错,受影响不会很大,同程驴妈妈在周边游及国内中长线的深耕仍有机会,且分别有锦江、万达等资本支持,而中小创业者在巨头夹缝中的生存需要找到更精准的O2O的模式,深耕细分领域或主题游市场或本地服务,未来寻求被收购更现实。
值得一提的,今年9月,国家旅游局对外发布《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的“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的发展目标更明确了“互联网+旅游”的融合趋势。
- 百胜“裂变”:分拆中国区 2016年年底前变两
- 百胜拟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 中国事业部将独立
- 肯德基母公司拟分拆中国业务 百胜餐饮将成特许经
- 嘉年华:中国游轮产品线将翻倍 押注旅游业
- 携程等在线旅游跨界做金融:预授信和理财
- 携程旅游平台加大开放度 欲引入竞争对手进驻
- 去哪儿酒店单日间夜量增速创新高 单日达50万
- 禾绿回转寿司:扩张放缓连续关店暴露成长痛点
- 阿里去啊:重整旗鼓 推“未来景区”对战旅游巨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