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挂牌33亿元甩卖21家沃尔玛股权后,华润集团旗下又一零售板块被清零。华润集团旗下elvivo采活宣布,因业务调整,陆续停止门店对外营业。在分析人士看来,从华润集团当前的业务组合来看,清仓沃尔玛、舍弃采活符合当前零售发展环境,是形势所迫。
五年夭折
elvivo采活是华润集团香港上市的华润创业旗下主打时尚概念健与美的零售连锁品牌,目前北京仅有东方新天地、凤凰汇、蓝色港湾三家购物中心有店。elvivo采活在本月中旬通过官方微博向外宣布,在本店购买的商品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时,请在12月31日前咨询办理。北京商报记者在东方新天地地下一层看到,elvivo采活、华润堂、PacificCoffee三家毗邻而居。除了PacificCoffee有顾客出入外,采活和华润堂均鲜少顾客光临。
采活方面表示,全国内的门店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对外营业。公司员工可能分流到华润旗下高端超市Ole或其他岗位。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登录采活官网已经自动跳转到Ole超市官网。
据了解,采活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0年在香港开出首店后,次年进军内地市场于西安开店。随后陆续进入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青岛等一二线城市。elvivo采活在主营的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药品、保健品及食品百货类商品中,进口商品的占比超过20%,独家商品占比也高达15%。避免同质化的同时也令利润摊薄。
采活成活
elvivo采活起步时,内地健与美零售连锁格局基本已定。已进入内地25年的港资屈臣氏独大,2014年底门店数超2000家。内资品牌娇兰佳人农村包围城市,门店数量约1000多家,并计划未来十年拓展到1万家。
此外,行业内万宁和莎莎也各自找到合作伙伴助力。万宁目前仅有200多门家,但去年曾宣布在内地提速扩张,未来三年,万宁将在内地净增至少300家店铺。随后,万宁母公司牛奶有限公司入股内地商超“黑马”永辉超市持股达19.99%,宣布将借助永辉以店中店的形式开辟市场。进入内地近十年的莎莎则于今年9月签约入驻京东打通线上渠道。
起步最晚的elvivo采活,规模一直维持在30多家。采活官方微博上的简介为“药妆店”,但在2014年6月27日发布微博称“全新升级为采活美妆”,3个月后,工商法人代表和高管团队也随之变更。分析人士表示,定位改变加上团队调整都令采活未能站稳脚跟。
副业命运
在elvivo采活宣布退市前,华润已将拥有的21家沃尔玛股权挂牌甩卖,剥离或放弃零售板块的动作频发。据了解,华润创业旗下拥有华润万家、苏果、Ole’、blt、V+、V>nGO等超市品牌和购物中心品牌欢乐颂、乐都汇;专业店品牌华润堂、Voi_la!、PacificCoffee、采活;电商品牌e万家等14个品牌。此外还有正在拓展中的小业态品牌乐购express。
在零售业内人士看来,华润万家在超市领域已成老大,尤其在并购TESCO之后,但盈利能力却不匹配。除了Ole’在精品超市的探索较早、市场占有率最大、并购的江苏本土零售品牌苏果已有规模性之外,其他零售品牌发展起色不大。
elvivo采活在坪效、网点数量和销售规模上与港资的屈臣氏、万宁都有较大差距。在上述人士看来,华润旗下零售子品牌众多,但做大做强的不多,零售环境持续低迷,关店止损符合正常商业逻辑。4月,华润集团提出建议以280亿港元收购华润创业全部非啤酒业务。此次交易落实了该集团推动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
- 沃尔玛加码中国投资 实体店+电子商务两条腿
- 迪卡侬加速扩张中国市场:开新店排名第一
- 国内电商市场基本垄断 百度电商计划屡战屡败
- 甩卖沃尔玛:9家沃尔玛公司均以1元钱出售
- 京东为商家仓配“免单” 全面提升11.11购物
- 麦当劳谋个性化:明年铺开一线城市自创汉堡业务
- 沃尔玛股价暴跌:75%的利润下滑因涨工资
- 阿里巴巴参投58到家 与腾讯表现出休战合作姿态
- 京东被举报派员工“入驻”工商局 不止一领导免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