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融资后,58到家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58同城仍然保留58到家的多数股权。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预计此轮融资58到家稀释的股份比例或接近30%。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已经是58到家的母公司58同城股东,股权占比达到25.1%。此次阿里巴巴参投58到家,再一次体现出当前互联网格局的微妙变化:今年以来,滴滴与快的、大众点评与美团等公司的合并,让原来已经竖起“柏林墙”的阿里巴巴与腾讯表现出休战、合作的姿态。
58到家CEO陈小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三年,“站队”会成为历史。“互为优先合作伙伴,一切都是基于市场经济,不排斥任何第三方的合作,这是58同城提倡的原则。”陈小华说。
融资为“大战”前做储备
陈小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58到家此次融资,大约在今年六、七月份开始启动,是58同城与赶集整合之后才有精力做这件事。阿里巴巴主动提出参股58到家的需求,并最终经过了腾讯的同意与支持。
“阿里本身有非常强的电商交易基因,58到家作为一个交易的闭环,未来与阿里在支付宝、淘宝或天猫等领域都可能会有相关合作,这也是我们愿意选择阿里投资的原因,不单只是有钱,它背后有庞大的资源。”陈小华坦言。
58到家此番融资创造了一个历史:一个创业公司在A轮阶段就有阿里巴巴、腾讯、平安创投和KKR这类巨头或者大型投资机构入股,其中老牌国际私募巨头KKR此前还未在国内投资过移动互联网项目。
“所谓资本寒冬,主要是指普通的VC减少了投资一般创业企业的数量,但是对于看未来五到十年的大基金,以及对于未来有巨大前景的创业公司,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寒冷。”陈小华表示,58到家此番融资并非因为“缺钱”,融资过程中也拒绝了多家VC,本质上他们还是希望公司能有更好的治理结构。
“融资之前58到家是58同城100%控股的子公司。经过此轮融资,58到家的战略相对更独立,58同城则更多是战略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控股股东。我们有独立的董事会,独立的治理结构,能吸引更多人才。”陈小华说。
事实上,去年58到家成立之时,58同城CEO姚劲波曾表示,未来三年将投资3亿美金支持58到家。今年6月,58同城在第一季度的财报中称,对58到家的投入预算由此前的1亿美元提高至1.5亿美元,主要是销售及市场费用。
“一旦我迈出了融资这一步,就意味着与其他的融资相比我是畅通的,未来的三五年,只要我们的业绩够好理论上都容易融到钱。”陈小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目前,O2O领域在经历了一轮巨额补贴和激烈竞争之后,正在承受新一轮洗牌和资本寒冬。陈小华认为,O2O领域越到后面公司体量会越大,但是必须要在三五年内成为这一领域体量最大的公司。
陈小华说,虽然现在还未有公司挑起与58到家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不意味着未来会没有威胁。“58到家所有的目标都是瞄准三年后,没有战争最好,一旦有了价格战我们也不会畏惧,会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速战速决。”
不做“银河系”,要做“星空联盟”
此番58到家的融资,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阿里巴巴入股。陈小华表示,58到家挑选战略投资者的标准是,在未来五年里这些投资者都能够支持58到家,而且能提供巨大的资源和能力支持。“在这基础上,又不损害我们跟腾讯的合作和利益,腾讯当然也会允许阿里进入。”
事实上,无论是此次阿里参投58到家,还是之前大众点评与美团、滴滴与快的的合并,都显示出阿里和腾讯之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而此前,这两家互联网巨头曾在各类产品中互相阻隔;在投资方面,业内也有严格的“站队”之说,即双方不会互相投资对方已投资的公司等等。
陈小华认为,巨头之间的合作是有好处的。“比如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打开都有滴滴快的,所以未来无论谁做金融、支付等都至少会支持他们,最终损害的是原来的第三名,因为他彻底被排除在这个集团之外,而且后面的战略投资者力量或许比不过巨头间的合作。”
“虽然BAT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互联网也越来越多极化、多样化发展,所有人意识到,这个时间里,大家相互合作远比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好。”陈小华说,未来三年,“站队”也许会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历史,58同城提倡的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合作共赢。
腾讯与阿里的“柏林墙”或许正在被推倒。而58同城所倡导的未来合作方式,已并非“阿里系”、“腾讯系”之类的结构,而是“星空联盟”。
“银河系和太阳系,所有人围着一个核心转,这个核心需要有足够的本钱;而‘星空联盟’是对等的,所有人互为优先合作伙伴,所有的东西都是基于市场经济,基于用户合作,不排斥任何第三方。”陈小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58到家跟阿里、360和百度之间的合作从来没有因为腾讯受到任何影响。
- 京东被举报派员工“入驻”工商局 不止一领导免费
- 家乐福拓展便利店业态:有WiFi可充电美甲
- 外资零售光环渐褪 沃尔玛遭“贱卖”
- 莎莎国庆港澳生意跌10% 每宗交易平均额跌12
- 莎莎国庆港澳销量跌幅超10% 欲走精品路线减少
- 人人乐闭店谋转型 四年或三度亏损
- 搜房网重手开除刷单经纪人 零佣金或成导火索
- Tesco半财利润腰斩 去年业绩曾创94年最大
- 沃尔玛借人民币贬值施压供应商降价 克扣货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