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提速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运输设备  2015-10-16 11:17: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2015年,在政策扶持与自主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连创新高,并激活上下游产业链。锂电池等环节甚至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增等方式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锂电池和充电桩成为上市公司重点投资的领域。

 

  产销连续创出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继8月份超出市场预期后,9月份再次刷新单月产销记录。据中汽协近日发布的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65辆和19228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9辆和8864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同时,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032辆和87531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252辆和49202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处于政策导入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频频受到政策照顾。今年4月22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未来五年新的补助标准,同时资金申报和下发由原来的审批改为预拨;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节约能源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明确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增多,续航里程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自主需求方面的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升作用也日渐显著,并与政策扶持形成双轮驱动。以车型为例,2009年8月工信部发布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时还只有一款乘用车车型入围,2014年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共推出乘用车64款,2015年前9个月新车型数量再超2014年全年。同时,新车型的续航里程也不断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在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后,各大券商便纷纷调高了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预期,随着9月份捷报再传,各大券商普遍预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25万辆。银河证券指出,根据传统,十月属于汽车市场“金九银十”中的第二旺季,而今年年底推广应用考核即将到期以及目前的补贴退补机制将可能在12月显著提升销量等因素的叠加效应,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26万辆是大概率事件。

  产业链被全面激活

  在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下,无论是上游的电机及电池的原材料行业,还是中游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及其主要部件,以及下游的充电站、充电站配套设施等,均在今年被纷纷激活,很多产业链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受益最大的无疑是锂电池产业链。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7万台,在其拉动作用下,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2015年1至3月,我国锂电池产品产量为10.4亿,同比增长约为3%,远未与新能源汽车300%的增速匹配,动力锂电池产能远未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锂电池产业链中的碳酸锂与六氟磷酸锂成为景气度最高的环节,产能紧张,供应商屡次提高售价,产品仍供不应求。全球碳酸锂巨头FMC自10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全线提升旗下锂产品价格,其中,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产品将提价15%。年初至今,碳酸锂累计涨幅已超30%。

  在此带动下,相关上市公司纷纷调高了三季度业绩预期。多氟多10月8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原先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800万元至2200万元,修正后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2800万元至3200万元,大幅上调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拉动,动力锂电池和六氟磷酸锂产品供不应求,动力锂电池销量增幅显著,六氟磷酸锂进入新景气周期,价格回升较快,盈利能力回升。

  同时,下游充电桩建设的缺口依旧巨大。2014年以来我国在充电桩、充换电站建设方面进步较快,然而充电设施数量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不成比例,大大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建成了2.8万个充电桩和723座充电站,尽管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是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两者之比仅为4:1。

  为尽快弥补上述缺口,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充电桩一直受到政策的重点支持。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火力全开加快投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被激活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火力全开,纷纷通过定增等方式加快了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上游的锂电池和下游的充电桩则成为投资最为密集的领域。特别是锂电池产业链,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18家上市公司大举投资锂电池项目,投资金额超500亿元。

  以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为例,去年下半年,比亚迪双模混动车型“秦”一度供不应求,未交付订单曾超8500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当时坦承,比亚迪“秦”在产能上没敢大胆规划,电池成为秦车型产能的瓶颈。为此,比亚迪于今年6月3日晚间推出了150亿元的定增计划。其中,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60.2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动力电池生产能力6Gwh/年,全部用于满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

  除比亚迪外,德尔家居、杉杉股份、大东南)、乐凯胶片、多氟多、中国宝安等上市公司也通过定增的方式纷纷加码锂电池产业链。此外,成飞集成也推出了庞大的锂电池投资计划。公司8月10日晚间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中航锂电拟与江苏常州金坛区政府在当地产业园共同投资建设“中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125亿元。其中,中航锂电将在40亿元注册资本的项目公司中出资至少30%,即不低于12亿元。与此同时,中航锂电还计划投资14.5亿元在其洛阳产业园增建三期项目。按此计算,此次中航锂电加码锂电池业务将至少投入26.5亿元。

  充电设施则是另一个上市公司密集投资的领域。科陆电子5月25日晚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所募投30.78亿元资金将有5.76亿元用于充电网络智慧云平台项目。力帆股份5月25日发布的定增预案则显示,拟募资不超过52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公司表示,不同于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充电模式”,能源站拟采取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更换”为主兼顾充电的模式。相较于充电模式,在更换时间、电池寿命、征地占地、投资回收期等方面,换电模式都体现出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886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细分领域投资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起步晚、进步快,目前在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详细]

生态修复规模将破万亿 细分领域市场发

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破万亿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详细]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