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国际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归结为中国的原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但从最近的一些经济指标及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有转好迹象,经济结构有明显变化。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9.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1.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嘉实基金副总经理邵健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我国经济仍增长7%,从全球横向比较看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虽然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老矛盾和新挑战,但是短期来看,宏观调控的手段仍然丰富,中国人民银行8月25日宣布“双降”,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国际上认为中国经济出现问题,主要是观察的角度及立场有偏差,一些人本身是站在希望中国出现问题的立场来看待中国经济,并不是客观可靠的。”连平说,中国经济发展会对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国际市场方面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发展,但不能把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归结为中国的原因。
邵健认为,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推进,以互联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加快成长。这均表明我国经济完全具备在今后一段时间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出现很多新亮点,正在积聚新动能,如创业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互联网+,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也正在推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就资本市场本身而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直接关联性并不强,中国资本市场影响和冲击国际资本市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此次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是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
“很难说外围市场波动是中国引起的。”邵健认为,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问题,其市场调整更多的是由内因引起,一方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另一方面是其内部存在资产泡沫和流动性宽松状态。
2008年以来,部分国家仍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体经济缺少增长的新引擎,导致金融资产稳定性较差。随着大量流动性释放,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杠杆水平又没有得到有效下降,“各国金融市场情况开始与经济基本面产生一定背离,金融市场出现波动也在情理之中。”邵健说。
华夏基金总经理汤晓东认为,此次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实际上仍是全球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比如,欧洲方面,希腊债务问题久拖未决,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不断出现问题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
连平表示,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并没有表现得非常强劲。比如,美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虽然二季度有所改善,但并不是十分稳固,去年一季度也是负增长的状态,未能实现持续不断地向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发展的一点波动,加上一些悲观情绪的存在,容易造成资本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
就如何发展完善资本市场,连平认为,首先要立足于发展好实体经济,同时也要持续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建设,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此外,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应当严厉打击对市场带来波动、对市场信心带来损伤的违法行为。
汤晓东认为,完善资本市场应当大力引进壮大机构投资者,包括海外的机构投资者。相比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于价值投资比较认可,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接近完成 年内或完全放开
- 国务院:加快融资、金融租赁业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
- 中保协:上半年财产险网销电销渠道保费近800亿
- 银行利润增速放缓 要向创新要利润
- 互联网金融掀上市潮 P2P平台企业最为显著
- 国有银行降薪:银行从业人士频繁跳槽
- 国务院: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
-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一循环” 又到时间了?
- 国际金价连日反弹 创七个月以来单周最大涨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