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造价每公里上亿 10城今年被列为试点
2015-7-30 9:37: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南都从住建系统了解到,近两年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已在提速,今年全国有10个城市被评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日前,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还在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上说,随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推开,未来在此行业的投资每年至少达到万亿元。
行动:地方尝试全国试点
事实上,对一些城市而言,“地下综合管廊”并非新鲜事物。
在过去五六年内,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便曾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尝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将地下管线纳入管廊统一敷设、集中管理,以解决各自为阵建设、重复开挖的问题。
以北京为例,北京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地下管廊位于昌平区未来科技城的北七家镇鲁疃西路上,管廊从2009年便启动初期设计,4个舱可安置热力管线、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电力管线、信息管线5大类管线,并预留了热水、压力污水、直饮水的管线位置。这也意味着,鲁疃西路下除燃气和排水之外所有市政管线都已入管廊,大部分管线的敷设和维修无需破路在地下就可完成。
今年以来,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从地方尝试上升到全国统一试点阶段。据财政部、住建部公开名单显示,今年4月,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等10城市成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其中直辖市每年补助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补助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补助3亿元。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也先后在多个场合力推地下综合管廊。他认为,现在发展地下综合管廊正当其时,未来建设推开后,此行业投资每年至少达到万亿元。陈政高还曾表示,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难点:造价较高多头管理
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有地方住建部门人员向南都指出其中的“痛点”和“难点”。
江苏省住建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此前各地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试点建设中,各自标准不一,造价差距也极大。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北京的地下综合管廊平均造价1公里2亿元,成本最高;而郑州的造价则在每公里1亿元左右。“因为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管廊建设中哪些地下管网要纳入管廊、哪些暂不需要,也各不相同。”这位工作人员认为,在接下来的试点中,亟须解决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的问题。
该工作人员认为,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造价较高,并非所有城市都要立刻上马,“去年申报全国试点中,甚至有县级城市也提出要建设,完全不考虑成本、性价比。”
广东省住建系统的工作人员向南都指出,地下二三十种管线归口多个部门管理的现状,也不利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后的统筹管理和监督,“以前一个城市甚至拿不出一份完整的地下管网家底图,就是因为多头管理、各自为阵。”该人士还谈到,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行,都需要从制度层面、管理体制机制入手,进行改革和设计。
- 工信部:八举措促化肥业转型 三方向最受益
- 国务院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 武汉出台互联网金融18条 “金改”方案发布在即
- 钢铁业十三五规划:锁定六大发展目标
- 发改委:今年取消和下放139项行政审批事项
- 发改委: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 多项稀土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转型重点任务
- 牙膏牙刷纳入化妆品范畴:功效不得含医疗作用
- 660亿互联网保险新规落地 部分非区域内产品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