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据了解,《指导意见》确定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范畴主要包括5大领域,即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和互联网保险、银行机构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等。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银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将陆续出台P2P网贷、众筹等细分领域的监管细则。
张涛表示,他个人认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的作用。
尽管如此,对于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业内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P2P定位之争
“据我所知,监管方面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希望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另有一种认为发展太快,应该加强监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海明在峰会“P2P行业创新与监管”分论坛上称。
去年9月,时任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首次明确了P2P网贷十大监管原则,其中提到,要明确P2P机构不是信用中介,也不是交易平台,而是信息中介。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信用风险管理者的定义应该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一个职能定位的问题。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者来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风险评级,但评级也要承担一部分的风险。
比如,美国P2P平台Prosper仅审核借款人提交上来的身份信息,并与信用部门核对,这是单纯的借贷中介平台,历史违约率为6.62%;而英国P2P平台Zopa则对借款人的身份和财务情况等进行核查,介入到了借贷双方的匹配上,历史违约率则仅为0.78%。
监管困惑
“未来P2P监管,我也比较赞同制定一个监管原则和一些行为标准。我觉得不需要像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那样去做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当然如果P2P公司已经发展到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程度,还是要纳入监管。”张承惠称。
关于怎么管的问题,你我贷创始人严定贵谈了他对P2P网贷监管的三点看法,一是以负面清单的方式,监管机构告诉大家哪些不能做。二是利用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监管,释放政府的监管职能。三是提倡信息透明和信息披露。
其实,早在2014年5月,全国首家由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兼任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
他表示,目前该协会已有60多家会员。而这个行业良莠不齐,应该要有相应的条例,要到当地的第三方组织登记备案。对于没有登记备案的平台,就给投资者释放了一个风险信号。
- 民生证券:A股下半年增量资金预计达1.72万亿
- 媒体:国务院将特批银行持券商牌照试点
- 中国连续3个月增持美债 保持美最大债主地位
- 银行净利润个位数增长成定局 下半年将继续下滑
- 证金公司弹药曝光:获商业银行授信约2万亿 到位
- 中国人寿集团减持中信证券 套现8亿
- 公募基金净申购增多 整体仓位降至80%
- 证监会严打造谣传谣通报6起案件 涉案人员移送公
- 银行间市场向外资大幅放开 未来3-5年有望流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